新秋同卢侍御薛员外白蘋洲月夜

· 皎然
隔暑蘋洲近,迎凉欲泛舟。 荣从宪府至,喜会夕郎游。 气夺沧浪色,风欺汗漫流。 谁言三伏夜,独此月前秋。
拼音

所属合集

#七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隔暑:避暑。
  • 蘋洲:长满蘋草的小洲。蘋,一种水生植物,即田字草。
  • 宪府:御史府,指卢侍御。
  • 夕郎:指薛员外,古代称黄门侍郎(给事于宫门之内的郎官)为夕郎。
  • 沧浪:青苍色的水。
  • 汗漫:漫无边际。

翻译

避暑来到临近长满蘋草的小洲,迎接凉爽,想要泛舟游玩。荣耀随着御史府的卢侍御到来,欣喜地与黄门侍郎薛员外一同游赏。气息夺走了青苍水色的清新,风儿吹拂着漫无边际的流水。谁说三伏天的夜晚,只有在这月光前的秋天才能感受到这份清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新秋时节与友人在蘋洲月夜的游赏情景。诗中“隔暑蘋洲近,迎凉欲泛舟”表达了避暑迎凉的惬意心情,而“荣从宪府至,喜会夕郎游”则展现了与友人相聚的喜悦。后两句“气夺沧浪色,风欺汗漫流”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增强了诗的意境美。结尾“谁言三伏夜,独此月前秋”巧妙地点出了秋夜的清凉,与三伏天的酷热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秋夜清凉的独特感受。

皎然

皎然

皎然,生卒年不详,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在《全唐诗》编其诗为815·821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