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皋诗为振之作

鹳鸣于垤妇长叹,鸿渐于陆夫远征。 何似山亭闻鹤唳,无人静坐月三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鹳(guàn):一种水鸟,形似鹤。
  • 垤(dié):小土堆。
  • 鸿渐于陆:《易经》中的卦象,比喻君子渐进于高位。
  • 鹤唳(lì):鹤的叫声。

翻译

鹳鸟在土堆上鸣叫,妇人长叹,鸿雁渐渐飞上陆地,丈夫远行出征。 哪能比得上在山间小亭听鹤鸣,无人打扰,静坐至三更月明。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鹳鸟与鸿雁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鹳鸣于垤妇长叹”与“鸿渐于陆夫远征”描绘了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前者是妇人的孤独与哀愁,后者是丈夫的远行与离别。而“何似山亭闻鹤唳,无人静坐月三更”则展现了诗人心中理想的生活场景,即在山间小亭中,静静地听着鹤鸣,享受着无人打扰的宁静夜晚。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逃避。

陆文圭

宋元间常州江阴人,字子方。博通经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数之学。宋度宗咸淳初,中《春秋》乡选。宋亡,隐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时,再中乡举。为文融会经传,纵横变化,莫测其涯际,东南学者皆宗师之。朝廷数聘,以老疾辞。有《墙东类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