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 陈普
江神返璧事何新,海若湘君亦伐秦。 一炬东来烧不了,更劳墓上牧羊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江神返璧:指传说中秦始皇派遣使者向江神索取宝璧,江神归还宝璧的故事。
  • 海若湘君:海若,海神;湘君,湘水之神。这里指海神和湘水之神都参与了伐秦的行动。
  • 伐秦:攻打秦国。
  • 一炬东来:指项羽在巨鹿之战中用火攻秦军,火势向东蔓延。
  • 烧不了:指火势虽大,但未能彻底消灭秦国。
  • 墓上牧羊人:指秦始皇陵墓上的牧羊人,象征秦朝灭亡后,其陵墓荒凉,被人遗忘。

翻译

江神归还宝璧的故事多么新鲜,海神和湘水之神也参与了攻打秦国的行动。 项羽一把火从东边烧来,火势虽猛却未能彻底消灭秦国, 最终还要劳烦秦始皇陵墓上的牧羊人,见证秦朝的衰败与遗忘。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神话传说的引用,巧妙地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江神返璧”与“海若湘君伐秦”两个典故,既展现了历史的波澜壮阔,又暗含了对秦朝暴政的批判。后两句以项羽的火攻和秦始皇陵墓的荒凉景象,形象地描绘了秦朝的覆灭和历史的无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思考。

陈普

陈普

宋福州宁德人,字尚德,居石堂山,因号石堂,又号惧斋。从韩翼甫游。宋亡,三辟本省教授,不起。开门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受聘主云庄书院,又留讲鳌峰、饶广,在德兴初庵书院尤久。晚居莆中十八年,造就益众。其学以真知实践,求无愧于古圣贤而后已。有《周易解》、《尚书补微》、《四书句解钤键》、《字义》等。 ► 766篇诗文

陈普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