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三首

岁晚田园半已芜,缁尘衮衮落征途。 送穷不见昌黎富,乞巧翻成子厚愚。 瓿下早知嘲尚白,缶边何似醉呼乌。 鸢肩枉作常何客,只合新丰伴酒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缁尘(zī chén):黑色的尘土,比喻世俗的污垢。
  • 衮衮(gǔn gǔn):形容众多、连续不断。
  • 征途:远行的路途。
  • 送穷:古代风俗,农历正月初五送走贫穷神,以求新的一年财运亨通。
  • 昌黎:指韩愈,唐代文学家,因其曾任昌黎县令,故称。
  • 乞巧:中国传统节日,农历七月初七,女子向织女星乞求智巧。
  • 子厚:指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字子厚。
  • (bù):古代一种陶制容器。
  • 尚白:指崇尚白色,这里可能指崇尚清白或纯洁。
  • (fǒu):古代一种瓦制的打击乐器。
  • 醉呼乌:醉酒时呼唤乌鸦,形容放浪形骸。
  • 鸢肩(yuān jiān):形容人的肩膀高耸,比喻有志向。
  • 常何:指常山和何山,古代传说中的两座山,比喻难以逾越的障碍。
  • 新丰:地名,在今陕西省,古代以产酒闻名。
  • 酒徒:嗜酒的人。

翻译

岁末时节,田园已多半荒芜,黑色的尘土滚滚落下,远行的路途上。 送走贫穷却不见昌黎那样的富贵,乞求智巧反而成了子厚那样的愚钝。 早知道在瓿下会被人嘲笑崇尚白色,在缶边还不如醉酒时呼唤乌鸦,放浪形骸。 有志向的人白白成为常何那样的客人,只适合在新丰陪伴那些嗜酒的人。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岁晚田园半已芜”描绘了田园荒芜的景象,反映了社会的衰败。通过“送穷不见昌黎富,乞巧翻成子厚愚”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现实贫富不均和智愚颠倒的讽刺。后两句则通过自我嘲讽,抒发了对世俗的不屑和对自由放浪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深刻的思考。

陆文圭

宋元间常州江阴人,字子方。博通经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数之学。宋度宗咸淳初,中《春秋》乡选。宋亡,隐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时,再中乡举。为文融会经传,纵横变化,莫测其涯际,东南学者皆宗师之。朝廷数聘,以老疾辞。有《墙东类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