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浪馆杂咏

饶水饶烟地,谅花临柳居。 经营成净社,穿凿架僧庐。 小作番唐像,闲堆农圃书。 主人荤血断,鹤亦念溪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ráo):丰富,多。
  • (liàng):靠近,临近。
  • 穿凿(chuān záo):开凿,挖掘。
  • 僧庐(sēng lú):僧人的住所。
  • 番唐(fān táng):指外来的或异域的风格。
  • 农圃(nóng pǔ):农田和菜园。
  • 荤血(hūn xuè):指吃肉和血,这里指戒除肉食。

翻译

在这水草丰茂、烟雾缭绕的地方,花儿临近柳树生长。 经过精心规划,这里变成了一个清净的社区,挖掘建造了僧人的住所。 小小的建筑模仿了外来的风格,闲暇时堆放着关于农耕和园艺的书籍。 主人已经戒除了肉食,连鹤也似乎在思念溪中的鱼儿。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充满自然与宁静氛围的居所。诗中“饶水饶烟地”和“谅花临柳居”生动勾勒出了一个水草丰美、花柳相映的田园风光。通过“经营成净社,穿凿架僧庐”,诗人展现了主人对这片土地的精心规划和建设,使之成为一个适合修行和静思的场所。后两句则通过“小作番唐像”和“闲堆农圃书”进一步描绘了这里的文化氛围和主人的生活情趣。最后,“主人荤血断,鹤亦念溪鱼”不仅表现了主人的清修生活,还通过鹤对溪鱼的思念,增添了一抹生动而富有哲理的意趣。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