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丁亥: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 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
- 岭右:指岭南地区,即今广东一带。
- 杜工部:指杜甫,因其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称。
- 秦州杂咏:杜甫的一组诗作,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境遇的感慨。
- 怅然:形容心情失落、惆怅。
- 次其韵:按照原诗的韵脚作诗,即和诗。
- 迂愚:形容自己愚钝、不谙世事。
- 马首:马头,此处指停马不前。
- 策:马鞭。
- 莺声:黄莺的叫声。
- 度:越过。
- 墙:围墙。
- 画地:在地上画出界限,比喻避人而隐居。
- 念乱:忧虑时局动荡。
- 垂堂:坐在堂边,比喻身处险境。
- 乘桴:乘坐小船,比喻远游或隐居。
- 桴(fú):小筏子。
- 悠然:形容心情悠闲自在。
- 一水长:指水流长远,比喻隐居之地远离尘嚣。
翻译
在丁亥年的仲春时节,我从岭南归来,暂时停留在故乡的园中。读到杜甫的《秦州杂咏》,心中不禁感到失落和惆怅,于是按照原诗的韵脚写下了这首诗。我这个愚钝的人遇到了世间的艰难,孤独地面对着春光。马儿初次停下脚步,不再前行,莺鸟的歌声也传不过围墙。我避开了人群,仿佛在地上画出了界限,心中忧虑着动荡的时局,警惕着不要身处险境。我多么希望能乘着小船远去,去到一个悠闲自在、远离尘嚣的地方。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动荡时局中的孤独与避世之情。诗中,“迂愚逢世难”一句,既是对自己境遇的自嘲,也透露出对时局的不满。“马首初停策,莺声不度墙”则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进一步以马停莺隐喻自己的避世心态。结尾的“何计乘桴去,悠然一水长”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渴望逃离乱世、寻求心灵净土的强烈愿望。

陈邦彦
明广东顺德人,字令斌。为诸生,意气豪迈。福王时,诣阙上政要三十二事,格不用。唐王聿键读而伟之。既即位,授监纪推官。未任,举于乡。以苏观生荐,改职方主事,监广西狼兵,授赣州。至岭,闻隆武帝败,乃止。西行谒桂王,擢兵科给事中。旋闻桂王兵败,避居山中。清兵破广州,观生死。邦彦乃与陈子壮密约,起兵攻广州。兵败入清远,与诸生朱学熙据城固守。城破被执,不食五日,被害。永历谥忠悯,赠兵部尚书。
► 295篇诗文
陈邦彦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河传 · 戏拟闺中十二月乐词正月 》 —— [ 清 ] 尤侗
- 《 再次韵实喇卜郎中春游二首 》 —— [ 元 ] 张雨
- 《 壬寅二月祥符河复仍由河干遣戍伊犁蒲城相国涕泣为别愧无以慰其意呈诗两首 其二 》 —— [ 清 ] 林则徐
- 《 次韵周安道宪史仲春雨窗书怀十首 其三 》 —— [ 元 ] 叶颙
- 《 仲春李子遂季子牙史叔考坐雨禹迹寺景贤祠中醉馀赋诗并用街字子遂来自建阳一别数载 》 —— [ 明 ] 徐渭
- 《 辛卯春仲,阴雨连旬,梅英落飞,真花神一厄也。为赋怨言一律 》 —— [ 清 ] 王瀛
- 《 舟过谢潭三首 》 —— [ 宋 ] 杨万里
- 《 二月雨后有蚊蚋 》 —— [ 宋 ] 梅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