憩庐山东林寺和王阳明先生壁间韵
百里山行迷碧草,息心对山觉山好。
六朝僧去忽千霜,三秋招隐惟五老。
一峰初上晓松哀,瀑布声闻客绪开。
舍车纵步过东寺,山僧谓我结莲来。
莲社年来孰为首,我亦渊明性耽酒。
颓颜独倩菊英滋,酣情易令苍山朽。
祇今望阙复趋庭,云舍南溟动远汀。
他时散发罗浮上,对望仙庐九叠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憩(qì):休息。
-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东林寺:位于庐山,是佛教名寺之一。
- 王阳明:明代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
- 壁间韵:指墙壁上的诗句,这里指王阳明在东林寺墙壁上留下的诗句。
- 郭之奇:明代文人。
- 六朝:指中国历史上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均建都于南京。
- 三秋:指秋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
- 五老:指庐山五老峰,是庐山的名胜之一。
- 晓松:清晨的松树。
- 客绪:旅人的思绪。
- 莲社:指东林寺的僧侣组织。
- 渊明:指东晋诗人陶渊明,以饮酒和田园诗著称。
- 颓颜:衰老的容颜。
- 菊英:菊花的花瓣。
- 苍山:青山。
- 望阙:向朝廷的方向望去。
- 趋庭:回家拜见父母。
- 罗浮:山名,位于广东省。
- 九叠青:指层层叠叠的青山。
翻译
我百里山行,眼中尽是碧草,心息神宁,对山觉山美。六朝的僧人已去千年,三秋时节,唯有五老峰相伴。一峰初上,清晨的松声哀怨,瀑布声响,让旅人的思绪豁然开朗。舍弃车马,步行过东寺,山僧告诉我,是时候结莲了。莲社这些年,谁为首领?我亦如渊明,性情中人,爱酒如命。衰老的容颜,唯菊花能滋养,酣畅的情致,易使青山老去。如今,我向朝廷的方向望去,又急忙回家拜见父母,南溟的云舍已动摇远汀。他日,我将在罗浮山上自由散漫,远望仙庐,九叠青山苍翠。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庐山行旅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山水之美的赞叹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百里山行迷碧草,息心对山觉山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心灵的宁静。后文通过对六朝僧人、五老峰、晓松、瀑布等元素的描写,构建了一幅幽远清寂的山林画卷。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对未来隐逸生活的憧憬,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远的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