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定大悲阁同王六宇年兄及小修弟登览有述
一盘三十级,低窗平鸟翅。
空里约数盘,始尽金色臂。
碑文深藓痕,历历隋唐字。
树老北朝根,霜绣生古翠。
飞题接绮疏,斑驳有奇致。
斗古不斗鲜,真丹无两寺。
凭虚吊古人,触眼伤新事。
拥?一谈空,稍蠲忧时泪。
忆初直省时,把手青卿地。
光华若春条,白面青丝髻。
尘土十年馀,䰄毛添老悴。
面皮堆浪纹,阴忧如有蒂。
少年可喜谭,入口皆无味。
相延低两眉,但欣?林计。
莲花求主人,长誓作兄弟。
沐猴暂衣冠,了却开箱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真定:地名,今河北省正定县。
- 大悲阁:寺庙建筑,供奉观音菩萨。
- 王六宇: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
- 小修:人名,可能是作者的弟弟。
- ?:同“髯”,指胡须。
- ?:同“山”,这里指山林。
- 沐猴:猕猴,比喻虚有其表的人。
翻译
登上真定的大悲阁,与王六宇年兄及小修弟一同游览,有所感慨。
攀登三十级台阶,低矮的窗户平齐鸟翅。空中盘旋数圈,才看到金色的佛像手臂。碑文被苔藓覆盖,依稀可见隋唐时期的文字。老树的根系属于北朝,霜花点缀着古老的翠绿。飞檐与绮窗相接,斑驳中显出奇特的美感。斗拱古朴而不显眼,真正的丹青没有两座寺庙能比。
站在高处凭吊古人,眼前的新事物触动心弦,令人感伤。围坐一起谈论空灵之事,稍稍减轻了忧时的泪水。回忆起初直省时的情景,我们在青卿地握手。光华如同春天的枝条,白皙的面庞,青丝的发髻。十年尘土,胡须增添了老态。面皮上堆满了波浪纹,内心的忧愁似乎有了根。
少年时喜欢谈论,如今入口却无味。相聚时低垂双眉,只欣喜于山林之计。向莲花求主人,长久誓言要成为兄弟。暂时穿上衣冠的猕猴,了结了开箱的戏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与友人登上大悲阁的所见所感,通过对古迹的凭吊和对往昔的回忆,表达了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如“碑文深藓痕”与“历历隋唐字”对比,突显了历史的沧桑;“树老北朝根”与“霜绣生古翠”则象征了岁月的痕迹。结尾处的“沐猴暂衣冠,了却开箱戏”则带有讽刺意味,暗示了表面的繁华不过是过眼云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