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同诸公登涵元塔四首塔之七层初峻工于是日
高标今始出层穹,十载观成见有终。
流峙分形归系干,云霄一气表空濛。
凭虚欲御飞纶囷,入远多佳起郁葱。
自是南天擎柱立,何人独许奠鳌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高标:高耸的标志物,指塔。
- 层穹:层层叠叠的天空。
- 观成:看到完成。
- 流峙:流动与静止,指自然界的动态与静态。
- 系干:支撑的柱子。
- 云霄:高空。
- 一气:一体,统一。
- 空濛:朦胧不清的样子。
- 凭虚:依靠空虚,指站在高处。
- 御飞:驾驭飞翔。
- 纶囷(lún qūn):古代用来捕鸟的网。
- 郁葱:茂盛的样子。
- 擎柱:支撑的柱子。
- 奠鳌:奠定基础。
翻译
高耸的塔今天终于耸立在层层叠叠的天空之中,十年的观察终于看到了它的完成。流动与静止的自然界形态归于支撑的柱子,云霄一体,象征着朦胧的天空。站在高处,仿佛能驾驭飞翔的网,进入远方,景色更加茂盛。这塔自是南天支撑的柱子,有谁人能独自承担奠定基础的功绩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涵元塔峻工之日,诗人登塔远眺的景象。诗中,“高标”、“层穹”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塔的高耸入云,而“流峙分形归系干”则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动态与静态与塔的支撑作用相联系。后两句“凭虚欲御飞纶囷,入远多佳起郁葱”则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时的超然感受和对远方景色的赞美。最后,诗人以“南天擎柱”比喻塔的稳固,暗示了其重要的象征意义,而“何人独许奠鳌功”则引发了对建设者功绩的思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建筑成就的赞叹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