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同江进之丘长孺黄平倩方子公家伯修小修集葡萄方丈以五月江深草阁寒为韵余得五字
落花点地成重五,香翠熏泥粉沾雨。
买将安石伴炎官,鬼书未燥花先腐。
当窗一榻卷琉璃,下方五月吹寒楚。
姬公且自却门檐,茗椀沤花生白缕。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重五:即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 香翠:指带有香气的绿色植物。
- 熏泥:指泥土被香气所渗透。
- 安石:指安石榴,即石榴。
- 炎官:指夏季的神,这里比喻夏日。
- 鬼书:指枯萎的花瓣,比喻花已凋谢。
- 琉璃:指玻璃。
- 寒楚:指清凉的感觉。
- 姬公:指周公,这里可能指代诗人自己或某位尊贵的人物。
- 却门檐:指避开屋檐,即不在屋檐下。
- 茗椀:即茶碗。
- 沤花:指浸泡在水中的花。
- 白缕:指茶水中的泡沫或花瓣的白色纹理。
翻译
落花点缀地面,仿佛是重五节的景象,香翠的植物将泥土熏得芬芳,粉末沾上了雨水。买来石榴陪伴炎热的夏日,枯萎的花瓣还未干,花儿却已先腐烂。坐在窗前,一张卷起的玻璃榻,下面的五月吹来清凉的风。姬公自己避开屋檐,茶碗中的花瓣泡出白色的纹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景象,通过落花、香翠、石榴等元素,营造出一种既热烈又清凉的氛围。诗中“落花点地成重五”一句,巧妙地将落花与端午节联系起来,增添了节日的气息。后文通过对比“鬼书未燥花先腐”与“下方五月吹寒楚”,表达了夏日既热烈又带来清凉的双重感受。结尾处的“茗椀沤花生白缕”则细腻地描绘了品茶的情景,增添了诗意的生活气息。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
袁宏道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荆南词 》 —— [ 清 ] 陈维崧
- 《 途中夏旱 》 —— [ 清 ] 景日昣
- 《 己酉夏五月海幢抽并头兰两枝适澹归西堂至自丹霞有诗亦引其意作二律即以志喜 》 —— [ 明 ] 释今无
- 《 是年五月扈从上京宫学纪事绝句二十首 》 —— [ 元 ] 周伯琦
- 《 书扇寄玉岩在瑶芳所书是日食金桃(洪武庚戌夏五月) 》 —— [ 元 ] 杨维桢
- 《 谒金门 · 和廓之五月雪楼小集韵 》 —— [ 宋 ] 辛弃疾
- 《 梅归山 》 —— [ 明 ] 卢象升
- 《 病体畏寒仲夏之月纩衣未舍一雨初霁欣然就曝檐下时逢饥岁百忧入怀俯仰候物率尔咏言四首 》 —— [ 明 ] 黄省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