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别种山阁作

楚国一段云,落地无根蒂。 偶尔置膻风,吹作尘霾气。 道逢三鹓雏,衔我入云际。 携手上仙山,长啸起天寐。 苍竿画古云,踏破春峦翠。 迂谷访长眉,空山顿龙辔。 胥潮隔湘祠,路满一鹏翅。 天长吴楚波,羁影入遥睇。 知心如冰焰,前程若神谜。 君看露上枝,无心也垂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膻风(shān fēng):腥风。
  • 尘霾(chén mái):尘土和烟雾。
  • 鹓雏(yuān chú):传说中与鸾凤同类的鸟。
  • 天寐(tiān mèi):天上的梦境。
  • 苍竿(cāng gān):青色的竹竿。
  • 迂谷(yū gǔ):曲折的山谷。
  • 长眉(cháng méi):指仙人。
  • 龙辔(lóng pèi):龙的车辕,比喻高贵的地位。
  • 胥潮(xū cháo):潮水。
  • 湘祠(xiāng cí):湘水的祠堂。
  • 鹏翅(péng chì):大鹏的翅膀,比喻广阔的天地。
  • 羁影(jī yǐng):羁旅的身影。
  • 遥睇(yáo dì):远望。
  • 冰焰(bīng yàn):冰冷的火焰,比喻矛盾的情感。
  • 神谜(shén mí):神秘难解的事物。

翻译

楚国的一片云,落在地上没有根蒂。偶尔遇到腥风,被吹成了尘土和烟雾。在路上遇到三只鹓雏,它们带我飞入云端。我们手牵手登上仙山,长啸一声唤醒了天上的梦境。手持青色的竹竿在古云中划过,踏破了春天的山峦翠色。在曲折的山谷中寻访仙人,空山中突然停下了龙的车辕。潮水隔开了湘水的祠堂,路上铺满了大鹏的翅膀。天空辽阔,吴楚的波涛中,羁旅的身影远望。知心如冰冷的火焰,前程如同神秘难解的事物。你看那露水上的树枝,无心之中也垂下了泪滴。

赏析

这首作品以楚国的云为引子,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幅超脱尘世的仙境图景。诗中,“楚国一段云”象征着飘渺不定的人生,而“鹓雏”带诗人入云际,则表达了对于超越现实的向往。诗人在仙山长啸,体验到了与天地合一的境界。后文通过“苍竿画古云”、“迂谷访长眉”等句,进一步以仙境的景象来对比尘世的喧嚣。结尾处,“知心如冰焰”一句,深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迷茫,而“无心也垂泪”的树枝,则透露出一种无言的哀愁,使得整首诗在超脱之余,又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