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霁后仍用前韵

帝女传花信,阳官布省刑。 帘霜淋故额,窗彩烂残经。 轧轧声初乱,乌乌乐可听。 题书邀宝月,祝面忆添丁。 薰帖防新润,磨烟散古硎。 茗花香后滟,艇子过时腥。 少树波千溜,寒梅月一瓶。 彩光匀水市,青黛扑门扃。 玳瑁噞盆鲫,连钱玩小鸰。 面暄酣白战,决口泻河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雪霁:雪后放晴。
  • 帝女:指天帝的女儿,这里可能指仙女。
  • 花信:指花开的消息。
  • 阳官:古代掌管天文的官职。
  • 省刑:减少刑罚,这里可能指天象平和,无灾异。
  • 帘霜:指帘子上的霜。
  • 故额:旧时的额头,这里可能指帘子上的霜像旧时的额头。
  • 窗彩:窗上的彩绘。
  • 残经:残破的经书,这里可能指窗上的彩绘像残破的经书。
  • 轧轧:形容声音。
  • 乌乌:形容声音。
  • 宝月:指明亮的月亮。
  • 添丁:指家中增加新成员,即生儿子。
  • 薰帖:用香薰过的帖子。
  • 磨烟:研磨时产生的烟雾。
  • 古硎:古代的磨刀石。
  • 茗花:茶花。
  • :水光闪动的样子。
  • 艇子:小船。
  • :腥味。
  • :水流。
  • 寒梅:冬天的梅花。
  • 彩光:彩色的光。
  • 青黛:古代妇女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
  • 门扃:门闩,这里指门。
  • 玳瑁:一种海龟,这里可能指其壳制成的装饰品。
  • :鱼张口的样子。
  • 盆鲫:盆中的鲫鱼。
  • 连钱:一种古代的钱币。
  • 小鸰:一种小鸟。
  • 面暄:面容温暖。
  • 白战:指激烈的战斗。
  • 决口:堤坝决口。
  • 河泾:河流。

翻译

雪后放晴,我仍然使用之前的韵律。天帝的女儿传来花开的消息,掌管天文的官员宣布减少刑罚。帘子上的霜像旧时的额头,窗上的彩绘像残破的经书。轧轧的声音刚开始杂乱,乌乌的声音听起来很快乐。我写信邀请明亮的月亮,祝愿家中能增添新成员。用香薰过的帖子防止新润湿,研磨时产生的烟雾散在古代的磨刀石上。茶花香气之后水光闪动,小船经过时带来腥味。少量的水流波光粼粼,冬天的梅花像一瓶月光。彩色的光照亮水市,青黑色的颜料装饰着门。玳瑁装饰的盆中鲫鱼张口,连钱币都用来玩赏小鸟。面容温暖,激烈的战斗中堤坝决口,河水奔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雪后放晴的景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帘霜淋故额”、“窗彩烂残经”,使得自然景物充满了人文情感。同时,诗人通过对声音、气味、光影的细腻描绘,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整首诗节奏明快,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