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草成

七尺昂藏愧此躯,褐衣徒步一迂儒。 未能健翮随鸿鹄,谁与修弧射狂胡。 忧国独馀填海恨,著书何异徙山愚。 盈廷此日多长策,为问刍荛定有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七尺昂藏:形容身材高大。七尺,古代一尺约合现在八寸,七尺即约五尺六寸,形容高大。昂藏,气度轩昂。
  • 愧此躯:对自己的身体感到羞愧,意指自己虽身材高大,但无实际作为。
  • 褐衣徒步:穿着粗布衣服,步行。褐衣,粗布衣服。徒步,步行。
  • 迂儒:迂腐的读书人。
  • 健翮:强健的翅膀。翮,鸟的翅膀。
  • 鸿鹄:大雁和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
  • 修弧:修长的弓。弧,弓。
  • 狂胡:狂妄的敌人。胡,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族的泛称,这里指敌人。
  • 填海恨:比喻不屈不挠的决心和毅力,源自古代神话精卫填海的故事。
  • 徙山愚:比喻不切实际的努力,源自古代神话愚公移山的故事。
  • 盈廷:满朝,指朝廷中。
  • 长策:高明的策略。
  • 刍荛:割草打柴的人,比喻普通百姓。这里指普通人的意见或建议。

翻译

我这七尺之躯,虽然高大却感到羞愧,穿着粗布衣裳徒步行走,只是一个迂腐的读书人。我未能拥有强健的翅膀,像鸿鹄那样高飞,又有谁能与我一起,用修长的弓箭射向狂妄的敌人呢?我独自忧国,只有填海的决心和毅力,著书立说,却像愚公移山一样不切实际。如今朝廷中充满了高明的策略,我想问问,普通百姓的意见是否也被重视?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份和处境的无奈与自嘲,同时也透露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普通百姓意见的重视。诗中运用了“七尺昂藏”、“褐衣徒步”等形象的描写,突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而“填海恨”、“徙山愚”则巧妙地借用古代神话,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和不切实际的努力。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朝廷中的策略和普通百姓的意见,提出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陈邦彦

陈邦彦

明广东顺德人,字令斌。为诸生,意气豪迈。福王时,诣阙上政要三十二事,格不用。唐王聿键读而伟之。既即位,授监纪推官。未任,举于乡。以苏观生荐,改职方主事,监广西狼兵,授赣州。至岭,闻隆武帝败,乃止。西行谒桂王,擢兵科给事中。旋闻桂王兵败,避居山中。清兵破广州,观生死。邦彦乃与陈子壮密约,起兵攻广州。兵败入清远,与诸生朱学熙据城固守。城破被执,不食五日,被害。永历谥忠悯,赠兵部尚书。 ► 2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