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八景石门返照

辇路馀衰草,荒台千古留。 空悬汉时月,不见汉时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辇路:古代供皇帝车驾行走的道路。
  • 衰草:枯萎的草。
  • 荒台:荒废的台地,指石门。
  • :悬挂。

翻译

皇帝车驾行走的道路上,只剩下枯萎的草,荒废的石门台地千古留存。 空中的月亮依旧是汉朝时的月亮,却再也看不到汉朝时的秋天了。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羊城八景之一“石门返照”的描绘,表达了时光流逝、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辇路馀衰草”和“荒台千古留”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石门的荒凉与历史的沉淀。后两句“空悬汉时月,不见汉时秋”则巧妙运用月亮这一永恒的象征,与汉朝的秋天形成对比,抒发了对往昔辉煌的怀念与对现实衰败的哀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深刻感悟。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