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行感怀四十首

仗马声何远,批鳞事久稀。 直须臣补衮,终望帝垂衣。 养秩三缄里,迁官九列归。 试言绳纠职,多半为愆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仗马:指仪仗中的马,比喻朝廷中的重要职位。
  • 批鳞:比喻直言进谏,触怒君主。
  • 补衮:指修补龙袍,比喻纠正君主的过失。
  • 垂衣:指帝王无为而治,比喻希望皇帝能够明智治理。
  • 养秩:指保持官职的稳定。
  • 三缄:指言语谨慎,不轻易发言。
  • 迁官:指官员的升迁。
  • 九列:指九卿,古代朝廷的高级官员。
  • 绳纠:指纠正错误。
  • 愆违:指过失和错误。

翻译

朝廷中的重要职位声音何其遥远,直言进谏的事情已经很少见了。 必须有臣子来纠正君主的过失,最终还是希望皇帝能够明智治理。 保持官职的稳定,言语谨慎,官员升迁至九卿之位归来。 试问纠正错误的职责,大多是为了纠正过失和错误。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当时朝廷政治状况的忧虑和对直言进谏的渴望。诗中,“仗马声何远”和“批鳞事久稀”表达了作者对朝廷中直言进谏风气衰落的感慨。后两句则体现了作者对君主能够接受忠言、明智治理的期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政治的深切关怀。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