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行感怀四十首

国朝十一后,祖训代相传。 货利不殖迩,忠贤能保全。 近符金鉴录,远宪旅獒篇。 万载金瓯业,君王慎保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国朝十一后:指明朝建国后的第十一代皇帝。
  • 祖训:祖先的教诲或遗训。
  • 货利:财富和利益。
  • 不殖迩:不积累在近处,意指不贪图眼前的利益。
  • 忠贤:忠诚贤能的人。
  • 金鉴录:古代的一部书,内容涉及治国理政的智慧。
  • 旅獒篇:古代文献中的一篇,具体内容不详,可能与治国有关。
  • 金瓯:比喻国家疆土完整,如金瓯无缺。
  • 保旃:保护,旃(zhān)是古代的一种旗帜,这里用作动词,意为保护。

翻译

在明朝建国后的第十一代,祖先的教诲代代相传。我们不贪图眼前的财富和利益,而是保护忠诚贤能的人。近来我们遵循《金鉴录》的智慧,远古则效法《旅獒篇》的教诲。为了这万世不朽的国家基业,君王啊,请您谨慎保护它。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长治久安的深切期望和对君王的忠告。诗中,“国朝十一后”点明了时代背景,而“祖训代相传”则强调了传统的重要性。通过“货利不殖迩,忠贤能保全”,作者提倡了一种远见卓识的治国理念,即不贪图眼前的小利,而是要保护和培养忠诚贤能的人才。诗的最后,作者以“万载金瓯业”来比喻国家的永恒和完整,呼吁君王要谨慎行事,保护好这份珍贵的基业。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深切关怀。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