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怀故园

人日登楼望岁华,可怜久客独思家。 南中尽道花如锦,北地才看锦作花。 非关帝里春光少,但惜故园春事早。 借问花开桃李蹊,何如雪满关山道。 此日登高且放杯,谁家吹笛上春台。 未报楼前折新柳,已闻江上落残梅。
拼音

所属合集

#人日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人日:中国传统节日,农历正月初七。
  • 岁华:岁月,年华。
  • 帝里:京城,这里指北京。
  • 春事:春天的景象和活动。
  • 桃李蹊:桃树和李树下的小路,比喻美好的环境。
  • 关山道:关隘和山岭间的道路,常用来象征艰难的旅途。
  • 放杯:放下酒杯,指饮酒。
  • 折新柳:春天折柳枝,有送别或思念的寓意。
  • 落残梅:梅花凋谢,象征春天的结束。

翻译

在人日这一天登上楼阁,眺望岁月流转,可怜我这久居他乡的游子,独自思念着家乡。南方的人们都说花儿绚烂如锦,而我这北方来的人,才刚刚看到锦缎般的花朵。并非因为京城的春光稀少,只是惋惜故园的春景来得太早。请问,花开满桃李小径,又怎能比得上雪覆盖的关山道路呢?今日登高,且放下酒杯,不知是谁家的笛声,吹上了春日的楼台。还未报告楼前新柳的折枝,已听说江上残梅的凋落。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人日这一天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诗中通过对比南北方春天的景象,突出了作者对故乡春景的怀念。诗的后半部分,通过“登高放杯”和“未报楼前折新柳,已闻江上落残梅”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乡的眷恋。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诗人区大相的高超艺术成就。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