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琴棋客五首和年兄雍都堂

何处能忘客,云閒竹径低。 定盟须颖脱,逋害借鸡啼。 野洞柴门僻,江山雪舫迷。 折梅思陇上,春色满南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云閒:云间,指云雾缭绕的地方。
  • 竹径:竹林中的小路。
  • 定盟:结盟,订立盟约。
  • 颖脱:指才华或才能显露出来。
  • 逋害:逃避祸害。
  • 鸡啼:鸡叫,常用来象征黎明或新的开始。
  • 野洞:偏僻的洞穴。
  • 柴门:简陋的门,常用来形容隐居或贫穷的生活环境。
  • 江山:指国家或大好河山。
  • 雪舫:雪中的小船。
  • 折梅:折取梅花,常用来象征冬日的孤寂或对春天的期待。
  • 陇上:陇山之上,泛指西北地区。
  • 春色:春天的景色。
  • 南溪:南边的小溪,这里可能指诗人的家乡或向往之地。

翻译

在何处能够忘却尘世的烦扰,只有那云雾缭绕、竹径低垂的幽静之地。 结盟之时,需要才华横溢,显露锋芒;逃避祸害,则借助于鸡鸣破晓,象征新的开始。 偏僻的野洞,简陋的柴门,与世隔绝;江山如画,雪中的小船,却迷失了方向。 折取梅花,思念着陇山之上的冬日,而春色已悄然满溢南边的小溪。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隐逸山林、远离尘嚣的生活图景。诗中,“云閒竹径”、“野洞柴门”等意象,勾勒出一种幽静、超脱的氛围。通过“定盟须颖脱”与“逋害借鸡啼”的对比,表达了在纷扰世界中寻求自我保护与才华展示的矛盾心理。结尾的“折梅思陇上,春色满南溪”则寄托了对春天和家乡的深切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柔情与向往。

区元晋

区元晋,字惟康。新会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举人。官云南镇南知州,晋福建兴化府同知。著有《见泉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等有传。区元晋诗,以附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刻区越撰《乡贤区西屏集》之《区奉政遗稿》为底本,参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区见泉公遗集》。 ► 4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