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晚渡

· 陶安
残霞远树水云中,淮甸江乡有路通。 沙影分开晴浪白,橹声摇落夕阳红。 风前宿鹭投疏苇,岸上征人望短篷。 幸有蛾眉解迎客,无劳更叹暮途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淮甸:指淮河流域的平原地区。
  • 橹声:划船时橹与水接触的声音。
  • 宿鹭:夜晚栖息的鹭鸟。
  • 疏苇:稀疏的芦苇。
  • 短篷:指小船的篷。
  • 蛾眉:指女子,这里可能指船上的女子。
  • 暮途穷:比喻人到晚年或事业无成。

翻译

晚霞和远处的树木映照在水云之间,淮河流域的平原上有一条路通向江乡。 沙影在晴朗的波浪中分开,显得格外洁白,橹声随着夕阳的落下而响起,映红了天空。 风中,夜晚栖息的鹭鸟飞向稀疏的芦苇丛,岸上的旅人望着小船的篷,心生向往。 幸好有美丽的女子懂得迎接客人,让旅人不再为暮年的无成而叹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在采石矶渡口的景象,通过残霞、远树、水云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沙影分开晴浪白,橹声摇落夕阳红”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对仗和色彩对比,生动地描绘了夕阳下的江景。后两句则通过宿鹭和征人的对比,表达了旅途的孤寂与对归途的向往。最后一句以女子迎客的温馨场景,为全诗增添了一抹亮色,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陶安

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 8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