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孙和诸亲友贺章

承家何处问奇方,千载趋庭赫有光。 正喜儿孙添个个,也应诗礼立双双。 窗前涂字群鸦黑,灯下循行数卷黄。 幼小蹁跹俄长大,教渠谁者莫轻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承家:继承家业。
  • 趋庭:指接受父亲的教诲,典出《论语·季氏》。
  • 赫有光:非常光耀,显赫。
  • 诗礼:指儒家经典《诗经》和《礼记》,泛指儒家教育。
  • 循行:依次阅读。
  • 数卷黄:指书卷,因古时书页多为黄色。
  • 蹁跹:形容行走的样子,这里指幼小的孩子。
  • 教渠:教导他。
  • 莫轻量:不要轻视。

翻译

继承家业,何处寻找奇妙的方略?千年以来,接受父亲的教诲,家族显赫有光。 正高兴地看到儿孙们一个个增加,也应该让他们在诗书礼仪中成双成对地站立。 窗前,孩子们涂鸦,群鸦般黑压压一片;灯下,他们依次阅读着黄色的书卷。 幼小的孩子们,行走的样子轻盈,转眼间就长大了,教导他们的责任重大,谁也不应轻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族传承和子孙教育的重视。诗中,“承家何处问奇方”一句,既体现了对家业传承的思考,也暗含了对教育方法的探寻。通过“趋庭赫有光”和“诗礼立双双”等句,诗人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对子孙在文化修养上的期望。最后两句则强调了教育的不易和责任,提醒人们不要轻视对下一代的培养。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家族和教育的深刻思考。

区元晋

区元晋,字惟康。新会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举人。官云南镇南知州,晋福建兴化府同知。著有《见泉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等有传。区元晋诗,以附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刻区越撰《乡贤区西屏集》之《区奉政遗稿》为底本,参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区见泉公遗集》。 ► 4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