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五日陪家兄傅逊之高正甫汪公干出郊得闻字

不觉物华换,郊原春已分。 东林全吐叶,西岭半埋云。 草色前溪绿,钟声远寺闻。 赖多心赏伴,谈笑恋馀曛。
拼音

所属合集

#花朝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物华:自然景物的美丽。
  • 郊原:郊外的平原。
  • 东林:东边的树林。
  • 西岭:西边的山岭。
  • 草色:草的颜色,这里指草地的绿色。
  • 前溪:前面的溪流。
  • 钟声:寺庙中敲钟的声音。
  • 远寺:远处的寺庙。
  • 心赏伴:心灵相通的伙伴。
  • 馀曛:夕阳的余晖。

翻译

不知不觉中,自然的美丽已经转变,郊外的平原上春天已经到来。东边的树林里,叶子已经完全展开,西边的山岭上,云雾半遮半掩。草地的绿色映衬着前方的溪流,远处的寺庙传来钟声。幸好有心灵相通的伙伴们陪伴,我们在谈笑中享受着夕阳的余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郊外的景色,通过“东林全吐叶,西岭半埋云”等句,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自然的美丽。诗中“草色前溪绿,钟声远寺闻”进一步以色彩和声音丰富了景色的层次感。最后两句表达了与知己相伴的愉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和友情的赞美。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