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晚坐

山扉横石景,夕室吐晴烟。 门对吹笙岭,窗临洗耳泉。 岩阴回竹院,香梵起花天。 坐待浮丘鹤,归来松上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石景:石头的景象,这里指山石的景色。
  • 夕室:傍晚时的居室。
  • 晴烟:晴朗天气中的轻烟。
  • 吹笙岭:地名,可能因传说或风景而得名。
  • 洗耳泉:地名,可能因传说或风景而得名。
  • 岩阴:岩石的阴影处。
  • 香梵:焚香时的香气,梵指梵音,这里可能指寺庙中的香火。
  • 花天:花的世界,形容花开得繁盛。
  • 浮丘:传说中的仙山,这里指仙境。
  • :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长寿和仙境。

翻译

山门映照着石头的景色,傍晚的房间里升起了晴朗的轻烟。 门前对着吹笙岭,窗前则是洗耳泉。 岩石的阴影回绕着竹院,焚香的香气在花的世界中升起。 坐着等待仙境中的鹤,它们归来在松树上安眠。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傍晚山居图。通过“山扉横石景”和“夕室吐晴烟”,诗人巧妙地勾勒出了山居的静谧与自然的和谐。诗中的“吹笙岭”和“洗耳泉”不仅增添了地名的神秘感,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享受。最后两句“坐待浮丘鹤,归来松上眠”则带有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和宁静安详的心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仙境的深刻感悟。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