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舟中待胡襟寰中丞不至寄怀
中丞鹊印近登坛,白钺彤弓映豸冠。
入掌中台专弹射,出兼四镇拥材官。
周秦形势原交错,楚蜀山川更郁盘。
千里封疆劳节制,万年江汉静波澜。
缨歌似逐铙音发,鱼乐皆成阵势看。
西上儿童舞盘木,南中父老望旌竿。
秋高岘首游宜数,岁晏隆中卧莫安。
沧浪月为牛渚月,租船何夜傍江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鹊印:指官印,比喻官位。
- 白钺彤弓:白钺指白色的斧头,彤弓指红色的弓,都是古代仪仗中的器物,象征权威。
- 豸冠:古代官员的礼帽。
- 中台:指中央政府。
- 弹射:指弹劾、指责。
- 四镇:指四方边疆。
- 材官:指武官。
- 郁盘:形容山川形势险要。
- 节制:指挥、控制。
- 缨歌:指军中的歌声。
- 铙音:铙钹的声音,军中乐器。
- 鱼乐:指鱼在水中自由游动的快乐。
- 阵势:指军队的排列。
- 岘首:山名,在今湖北省襄阳市。
- 岁晏:年末。
- 牛渚:地名,在今安徽省马鞍山市。
- 租船:指租用的船只。
- 江干:江边。
翻译
中丞的官印近来登上高坛,白钺彤弓映照着他的礼帽。 他在中央政府专责弹劾指责,出征四方边疆时拥有众多武官。 周秦的形势原本交错复杂,楚蜀的山川更加险要。 千里封疆需要他的指挥控制,万年江汉平静无波澜。 军中的歌声似乎随着铙钹声响起,鱼在水中自由游动的快乐也被看作军队的排列。 西上的儿童在舞动盘木,南中的父老们则盼望着旌旗。 秋高气爽时宜多次游览岘首山,年末时隆中不宜安卧。 沧浪的月光与牛渚的月光一样,租船何夜能靠在江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中丞的权威与责任,以及他对边疆的节制和对平静江汉的贡献。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中丞的威严与忙碌,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怀念。诗的结尾以月光和江边的船只作为隐喻,寄托了对中丞的深切思念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