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微雨听侍以箫合琵琶

春院雨沉沉,春愁带夕阴。 更堪丝与竹,并起度前林。 吹作玉堂引,弹为关陇吟。 乘鸾将别鹄,持底感人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古代的一种管乐器,形状像笛子。
  • 琵琶:一种四弦的弹拨乐器,形状像半个梨子,有长颈。
  • 丝竹:指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泛指音乐。
  • 玉堂引:一种古代的音乐曲目,属于宫廷音乐。
  • 关陇吟:古代音乐曲目,可能与关中、陇西地区的音乐风格有关。
  • 乘鸾:传说中仙人乘坐的凤凰,这里可能指仙乐或高雅的音乐。
  • 别鹄:鹄是一种鸟,别鹄可能指的是离别的音乐或情感。

翻译

春天的院子里,雨声沉沉,春愁伴随着夕阳的阴影。 更难以忍受的是,丝竹之声,一并响起,穿越前方的林木。 它们吹奏着玉堂引,弹奏着关陇吟。 乘着凤凰,或是离别的鹄鸟,用什么来感动人心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夜微雨中,诗人听侍者用箫和琵琶合奏的情景。诗中,“春院雨沉沉”营造了一种沉静而忧郁的氛围,而“春愁带夕阴”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音乐的响起,不仅没有缓解诗人的愁绪,反而更加触动了他的心弦。诗的最后两句,通过“乘鸾将别鹄”的意象,表达了音乐的高雅与离别的哀愁,以及这些情感如何深深触动人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春夜音乐的深刻感受。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