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节

· 陶安
龙集甲辰秋九月,天公寿旦更光辉。 四方海岳交相庆,诸国君臣次第归。 创业情同鱼水好,誓师勇奋虎貔威。 桐城拜舞心逾切,遥望金门忍久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龙集甲辰:指皇帝在甲辰年。龙,古代对皇帝的尊称。
  • 天公:指皇帝。
  • 寿旦:生日。
  • 光辉:荣耀,光彩。
  • 海岳:指各地的官员和百姓。
  • 次第归:依次归来。
  • 鱼水:比喻关系亲密无间。
  • 誓师:出征前,统帅给军队下达誓言,表示决心。
  • 虎貔:比喻勇猛的军队。貔(pí),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猛兽。
  • 桐城:地名,今安徽省桐城市。
  • 金门:指皇宫的门。

翻译

在甲辰年的秋九月,皇帝的生日更加光彩夺目。 各地的官员和百姓都来庆祝,各国的君臣也依次归来。 创业时的心情如同鱼水般亲密,誓师时的勇气如同猛虎和貔貅般威猛。 在桐城拜舞的心情更加迫切,远远望着皇宫的门,不忍心久违。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皇帝生日时的盛况,通过“龙集甲辰”、“天公寿旦”等词,展现了皇帝的尊贵和生日的隆重。诗中“四方海岳交相庆”、“诸国君臣次第归”描绘了全国各地乃至外国的君臣都来祝贺的盛大场面。后两句则通过“鱼水”和“虎貔”的比喻,表达了创业时的亲密无间和誓师时的勇猛决心。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在桐城遥望皇宫的门,心中充满了对皇帝的敬仰和不舍。整首诗语言庄重,意境宏大,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忠诚和对国家的热爱。

陶安

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 859篇诗文

陶安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