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曹溪

闻道南华寺,寻源向此溪。 水香浮钵远,山翠入檐低。 樵路春游鹿,松房午放鸡。 津梁云不远,过此识前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曹溪:地名,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以曹溪寺(南华寺)闻名。
  • 南华寺:位于曹溪,是中国佛教禅宗的重要寺庙,六祖慧能曾在此讲经说法。
  • 樵路:打柴人走的小路。
  • 松房:指寺庙中的僧房,周围常有松树。
  • 津梁:比喻引导或过渡的事物。

翻译

听说南华寺,寻找其源头要向这曹溪去。 溪水香气远飘,浮动在僧钵之上,山色青翠,似乎伸手就能触及屋檐。 春天时,鹿儿在打柴人走的小路上游玩,中午时分,僧房周围的松树下,鸡儿自由放养。 引导的桥梁并不遥远,走过这里,便能认识到之前的迷茫。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前往南华寺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中,“水香浮钵远,山翠入檐低”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寺庙生活结合,展现了寺庙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后两句“津梁云不远,过此识前迷”则表达了诗人通过这次旅行,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体现了禅宗的顿悟精神。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禅宗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