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馆春日

春园桃李月,山馆桂松烟。 竹影壁间翠,花光池上燃。 楮芳初剪玉,榆小未铺钱。 节物信为悦,簪绅徒自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山馆:山中的馆舍,即山中的房屋。
  • 桂松烟:桂树和松树的烟雾,形容山馆周围树木茂密,烟雾缭绕。
  • 竹影:竹子的影子。
  • 壁间:墙壁之间。
  • 花光:花朵的光彩。
  • 池上燃:形容花朵在池塘边上开得非常鲜艳,如同燃烧一般。
  • 楮芳:楮树的花香。楮(chǔ)是一种树,其皮可制纸。
  • 剪玉:比喻修剪整齐的楮树花。
  • 榆小:小榆树。
  • 未铺钱:比喻榆树的叶子还未完全展开,如同未铺开的铜钱。
  • 节物:应时的景物。
  • 簪绅:古代官员的头饰和腰带,这里指官员的身份和束缚。

翻译

春天的花园里,桃李花开在明亮的月光下,山中的馆舍周围桂树和松树烟雾缭绕。 竹子的影子在墙壁之间翠绿摇曳,花朵的光彩在池塘边上如同燃烧般绚烂。 楮树的花香刚刚被修剪得整齐如玉,小榆树的叶子还未完全展开,如同未铺开的铜钱。 这些应时的景物确实令人愉悦,但官员的身份和束缚却是徒劳的牵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山馆的静谧与美丽,通过桃李、桂松、竹影、花光等自然元素,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色彩。诗中“竹影壁间翠,花光池上燃”一句,以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色彩对比,传达出春日的明媚与热烈。后两句则通过对比节物的悦人与簪绅的束缚,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情怀。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