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志诗

夙昔寡欢宴,况乃涉疑患。 滞思废寝兴,沉忧昧昏旦。 筮仕乏良媒,所历非华贯。 牵丝将二纪,述职在文翰。 退即失寻丈,进不能以寸。 岂其席上珍,而比沟中断。 狂者类东走,劳人正南窜。 未解子云嘲,且答方朔难。 闻誉匪为喜,止谤曰无辨。 揆情有爱憎,审己何尤怨。 无以布褐贱,荣彼绅与弁。 无以藜藿贫,甘彼五鼎豢。 巾柴可游遨,奚取朱轮焕。 孰是终徇物,而忘性所玩。 对丝发遥悲,临歧兴浩叹。 归欤且吾乐,所乐非外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夙昔:往日,从前。
  • 寝兴:起床和就寝,指日常生活。
  • 昏旦:黄昏和清晨,指日夜。
  • 筮仕:古代用筮草占卜吉凶,决定是否出仕。这里指开始做官。
  • 华贯:显要的行列。
  • 牵丝:比喻做官。
  • 二纪:古代以十二年为一纪,二纪即二十四年。
  • 文翰:文章,文辞。
  • 寻丈: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十尺为一丈。这里指微小的距离。
  • 席上珍:比喻有才能的人。
  • 沟中断:比喻被埋没的人才。
  • 揆情:揣度情理。
  • 布褐:粗布衣服,指贫贱。
  • 绅与弁:绅是古代士大夫束在腰间的大带子,弁是古代的一种帽子,这里指官服和官帽。
  • 藜藿:指粗劣的饭菜,比喻贫穷。
  • 五鼎豢:古代贵族用五鼎盛放食物,这里指奢侈的生活。
  • 巾柴:指隐居生活。
  • 朱轮:古代高官所乘的车,用朱红漆轮,这里指高官显贵。
  • 徇物:追求物质享受。
  • 性所玩:本性所喜爱的。
  • 丝发:比喻极细微的事物。
  • 临歧:面临岔路,比喻面临选择。
  • 归欤:回去吧。

翻译

往日我很少参加欢宴,何况现在还面临着疑虑和患难。沉重的思绪让我废寝忘食,深沉的忧愁让我分不清昼夜。我出仕时没有好的媒介,所经历的都不是显要的行列。我做官已有二十四年,一直在文辞上努力。退一步就失去了微小的距离,进一步却无法寸进。难道我的才能,就像席上的珍宝,却被埋没在沟中吗?狂妄的人向东走,劳碌的人向南逃。我不理解子云的嘲讽,暂且回答方朔的难题。听到赞誉并不感到高兴,被人诽谤也不去辩解。揣度情理有爱有憎,审视自己何来尤怨。不要因为布衣的贫贱,而羡慕那些官服和官帽。不要因为粗劣的饭菜,而甘愿过奢侈的生活。隐居生活可以游遨自在,何必追求高官显贵的朱轮呢?谁能最终追求物质享受,而忘记本性所喜爱的呢?面对极细微的事物我也感到悲伤,面临选择时我深感浩叹。回去吧,我且享受我的乐趣,这乐趣并非外在的赞誉所能给予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的无奈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处境和那些显贵的生活,表达了对物质享受的淡漠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诗人认为,真正的快乐不在于外在的赞誉和物质享受,而在于内心的满足和自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超脱的人生态度。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