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庸田佥事
庸田使者乘轺车,阅得太史河渠书。
姚江农民西引领,庶几来此吾其苏。
伤心今岁夏秋月,甘雨不降禾苗枯。
海潮东回救不得,老稚无异涸辙鱼。
曩从官军过州境,编户奔走频供需。
计亩敛钱筑城去,役繁未见民力纡。
正逢稔岁亦饥馁,遭此乾暵窘室庐。
往年有诏甚宽厚,恩泽至今流海隅。
既蠲湖田主户米,亦减水深长荡租。
皇华光临浙江左,忍视疮痏无完肤。
晓霜方寒问道路,冬雨未霁行泥涂。
我愿岁丰水旱无,公赋早输私有储。
国家富足民欢娱,且免使者勤驰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庸田:古代官府管理的农田。
- 佥事:古代官职名,负责协助处理政务。
- 轺车:古代的一种轻便马车。
- 太史:古代官职名,负责记载史事和天文历法。
- 河渠书:关于水利工程的书籍。
- 姚江:地名,今浙江省余姚市一带。
- 引领:伸长脖子,形容期待的样子。
- 庶几:希望,或许可以。
- 苏:缓解,恢复。
- 涸辙鱼:比喻处于困境中的人。
- 曩:从前,以往。
- 编户:指普通百姓。
- 奔走:忙碌地四处奔走。
- 供需:供给和需求。
- 役繁:劳役繁重。
- 民力纡:民众的负担减轻。
- 稔岁:丰收的年份。
- 饥馁:饥饿。
- 乾暵:干旱。
- 窘室庐:生活困顿。
- 蠲:免除。
- 湖田:湖边的田地。
- 主户米:主要农户的粮食。
- 水深长荡租:深水区的田租。
- 皇华:指皇帝的使者。
- 浙江左:浙江的东部。
- 疮痏:创伤,比喻困苦。
- 完肤:完整的皮肤,比喻完好无损。
- 晓霜:清晨的霜。
- 冬雨:冬季的雨。
- 泥涂:泥泞的道路。
- 公赋:官方的税收。
- 早输:早日缴纳。
- 私有储:个人的储备。
- 驰驱:奔走劳碌。
翻译
庸田的使者乘坐轻便的马车,查阅了太史编写的关于水利工程的书籍。姚江的农民们伸长脖子期待着,希望他能来这里缓解我们的困境。令人心痛的是今年夏秋两季,甘霖未降,禾苗都枯萎了。海潮虽然东回,但救不了我们,老人和孩子就像困在干涸车辙中的鱼。以前官军经过我们州境时,普通百姓忙碌地四处奔走,供给军队所需。按照土地面积征收钱财用于筑城,劳役繁重,民众负担未见减轻。即使在丰收的年份,人们也感到饥饿,遭遇这样的干旱,生活困顿。以往有宽厚的诏令,恩泽至今流传到海角。免除了湖田主要农户的粮食税,也减少了深水区长荡的田租。皇帝的使者光临浙江东部,怎能忍心看到这里满目疮痍,没有完好之地。清晨的霜寒中询问道路,冬雨未停,行走在泥泞的路上。我愿每年都风调雨顺,没有水旱灾害,官方税收早日缴纳,个人也有储备。国家富足,民众欢乐,使者也不必再奔走劳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农民在自然灾害和官府重压下的艰难生活,表达了对国家宽厚政策的期待和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深切愿望。诗中通过对比丰收与饥荒、官府的宽厚与严苛,展现了农民的无奈与期盼。诗人以朴实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体现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