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友人寄诗遂以次韵
万象变幻道是宗,望而未见心有忡。
斯时讲礼闻戴圣,西塾得师如马融。
虚亭短烛风雨夜,坐久谈论意气雄。
铿词媚藻心所厌,要使付物比化工。
姑孰感客老将至,喜持圭玷求磨砻。
病馀恐是元气劣,绝与调理民瘼同。
何当跃入安乐窝,先天尚友太古风。
谁言群圣逝已远,天地上下流沨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万象: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景象。
- 变幻:变化莫测,难以捉摸。
- 忡(chōng):忧虑不安的样子。
- 西塾:西边的学堂。
- 马融:东汉时期的著名学者,此处比喻为优秀的老师。
- 铿词媚藻:指华丽的辞藻。
- 化工:自然形成的巧妙。
- 姑孰:地名,今安徽省当涂县。
- 圭玷:玉器上的瑕疵,比喻文章中的小错误。
- 磨砻(lóng):磨砺,修整。
- 元气:指人的精神,生命力。
- 民瘼:民众的疾苦。
- 安乐窝:比喻舒适的生活环境。
- 太古风:远古时代的风俗习惯。
- 流沨沨(fēng):形容水声,此处比喻思想或文化的流传。
翻译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以道为根本,虽然我未能亲眼见到,但心中仍感忧虑。此时,我听闻戴圣讲授礼仪,就像在西边的学堂遇到了像马融那样的良师。在风雨交加的夜晚,虚亭中的短烛下,我们坐了很久,谈论间意气风发。我对华丽的辞藻心生厌倦,更希望作品能自然流露,如自然之巧妙。
在姑孰,我感慨自己已老,欣喜地拿着有瑕疵的文章寻求修整。病后,我担心自己的元气已衰,这与调理民众疾苦有相似之处。我多么希望能跃入一个安乐的环境,与远古的风俗习惯为友。虽然群圣已逝,但他们的思想和文化仍在天地间流传不息。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道的追求和对自然、朴素文风的向往。诗中,作者通过对比华丽的辞藻和自然的巧妙,表达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独特见解。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老去的感慨和对精神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