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蕙帐:用蕙草编织的帐篷,这里指高雅的居所。
- 仙禽:指鹤,因其形态高雅,常被比作仙鸟。
- 松巢:松树上的鸟巢,这里比喻自然的环境。
- 穿:透过。
- 瘦骨:指鹤的身形。
- 露华:露水,这里指露珠。
- 戛(jiá):敲击,这里形容鹤鸣声清脆。
- 宽容:这里指鹤笼的空间较大,给予鹤一定的自由。
- 盘促:局限,约束。
- 孤山祠:指杭州西湖孤山上的林逋祠,林逋是宋代著名隐士,以养鹤著称。
翻译
在蕙草编织的帐篷中,鹤儿与我相伴,它不像是在松林中的鸟巢里。月光穿透帐篷,照见鹤儿瘦削的身影,露珠飞溅,敲击出清脆的鹤鸣。鹤笼虽宽敞,能让鹤儿舒展双翅,但局限的空间难以束缚它向往万里长空的心。当童子打开笼门,欣喜地迎接客人到来时,我便能寻访到孤山祠下那鹤的踪迹。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鹤在蕙帐中的生活,表达了鹤虽被圈养,但内心依然向往自由的情感。诗中“月色穿来窥瘦骨,露华飞入戛清音”一句,以月光和露珠为媒介,巧妙地勾勒出鹤的孤寂与高洁。结尾提及“孤山祠下迹堪寻”,暗示了鹤与隐士林逋的深厚渊源,也寄托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陶安
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 859篇诗文
陶安的其他作品
- 《 庚子二月十七日上在姑孰游灵山无相庵时仆与汪朝宗都諌王思文理问俱侍行王赋绝句三首因次其韵 》 —— [ 明 ] 陶安
- 《 新晴石径新晴步屧迟半因访友半寻诗东风虽老春还好开到荼蘼第一枝欲晴仍晦 》 —— [ 明 ] 陶安
- 《 庚子三月十七日上登忠勤楼幕佐文士皆在焉因命各赋律诗一首 》 —— [ 明 ] 陶安
- 《 幽居九首次监郡韵 其四 》 —— [ 明 ] 陶安
- 《 入境 》 —— [ 明 ] 陶安
- 《 首尾吟六首 其四 》 —— [ 明 ] 陶安
- 《 偶成四首 其二 》 —— [ 明 ] 陶安
- 《 三月三十日费安中山长告别走赋六首送安中 》 —— [ 明 ] 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