惕斋弟沼荷再出并头移舟观赏

曾向华溪系短蓬,银丝鲙鲤醉芙蓉。 非因酒渴耽游数,自爱花奇引兴浓。 晴日漾波摇独干,轻风送蔼动双红。 三年此景频真赏,回忆西湖是梦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惕斋:人名,即诗人的弟弟。
  • 沼荷:池塘中的荷花。
  • 并头:指荷花并蒂开放,象征着美好和吉祥。
  • 移舟:移动小船。
  • 华溪:地名,溪流的美称。
  • 银丝鲙鲤:指用银丝般细的刀工切成的鲤鱼片,形容食物精美。
  • 耽游数:沉溺于游玩。
  • :和煦,这里形容荷花香气。
  • 频真赏:频繁地真正欣赏。
  • 西湖:地名,位于杭州,以风景秀丽著称。

翻译

曾经在华溪边系上小船,品尝着银丝般细的鲤鱼片,醉倒在芙蓉花下。不是因为酒渴而沉溺于游玩,而是因为爱花奇异而兴致浓厚。晴日下,水面波光粼粼,映照着孤独的荷花茎干;轻风中,和煦的香气飘动,双红荷花并蒂开放。三年来,这样的景致我频繁地真正欣赏,回忆起西湖的美景,仿佛是在梦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与弟弟在华溪边赏荷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荷花的美丽和兄弟间共享自然之美的愉悦。诗中“银丝鲙鲤醉芙蓉”一句,既表现了美食的享受,又暗含了自然景色的陶醉。后文通过对荷花细节的描写,如“晴日漾波摇独干”和“轻风送蔼动双红”,进一步以视觉和嗅觉的双重感受,加深了读者对景色的感知。结尾的“回忆西湖是梦中”则巧妙地将现实与梦境结合,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珍视。

区元晋

区元晋,字惟康。新会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举人。官云南镇南知州,晋福建兴化府同知。著有《见泉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等有传。区元晋诗,以附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刻区越撰《乡贤区西屏集》之《区奉政遗稿》为底本,参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区见泉公遗集》。 ► 4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