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除日立春对酒

冬尽春先入,年还岁欲除。 瑶林初变鸟,冰沼未窥鱼。 柳发辞寒蚤,梅芳过雪馀。 韶光不恨晚,明旦拭簪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岁除:年末,一年的最后一天。
  • 瑶林:美丽的树林,这里指春天树木开始发芽。
  • 冰沼:结冰的池塘。
  • 辞寒蚤:早春时节,柳树开始发芽,告别寒冷。
  • 梅芳过雪馀:梅花在雪后依然芬芳。
  • 韶光:美好的时光。
  • 明旦:明天早晨。
  • 簪裾:古代妇女的头饰和衣服,这里泛指衣饰。

翻译

年末的最后一天,春天已经先行一步到来。美丽的树林中鸟儿开始活跃,而结冰的池塘还未见到鱼儿的踪影。柳树早早地告别了寒冷,开始发芽;梅花在雪后依然散发着芬芳。这美好的时光并不嫌晚,明天早晨我将整理好衣饰,迎接新的一天。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岁末立春的景象,通过柳树和梅花的描写,表达了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复苏。诗中“瑶林初变鸟,冰沼未窥鱼”巧妙地以鸟和鱼的活动来暗示春天的气息。结尾“韶光不恨晚,明旦拭簪裾”则展现了诗人对新一年的期待和喜悦,体现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