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席上即事

虚窗午坐邀谈麈,小阁书函数帙尘。 如梦野人溪鹿失,远怀幽客海鸥驯。 锄烟垄外村炊析,襭藻池边社酌新。 疏雨绿阴垂柳岸,怆神先度一分春。
拼音

所属合集

#花朝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谈麈(tán zhǔ):古代文人雅士用来拂尘的麈尾,这里指文人雅士的清谈。
  • 帙尘(zhì chén):书卷上的灰尘,指书籍久未翻阅。
  • 溪鹿:指山野中的鹿,象征隐逸的生活。
  • 幽客:隐士,指隐居的人。
  • 海鸥驯:海鸥被驯服,比喻隐士与世无争,心境平和。
  • 锄烟垄:在烟雾缭绕的田垄上劳作。
  • 襭藻(xié zǎo):采摘水草。
  • 社酌:社日(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的酒宴。
  • 怆神:悲伤的心情。

翻译

午间坐在敞开的窗前,邀请文人雅士来清谈,小阁楼里书卷上已积满灰尘。 野人如梦般失去了溪边的鹿,远方的隐士与海鸥和谐共处。 在烟雾缭绕的田垄外,村中炊烟袅袅,池边采摘水草,社日的酒宴刚刚开始。 稀疏的雨落在绿荫垂柳的岸边,悲伤的心情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伤的田园生活画卷。诗人通过邀请文人雅士清谈、书卷积尘等细节,展现了隐逸生活的闲适与超脱。诗中“溪鹿失”与“海鸥驯”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结尾的“疏雨绿阴垂柳岸,怆神先度一分春”则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结合,以春天的到来预示着生命的循环与希望,同时也透露出诗人淡淡的哀愁。

区怀年

区怀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贡生,任太学考通判。明思宗崇祯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选,以内艰回籍,后授翰林院孔目。归卧云石,学赤松游,日以赓和撰述为事。著有《玄超堂藏稿》、《击筑吟》诸集。清光绪《高明县志》卷一三有传。 ► 2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