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县学诸公过访

· 区越
何处衣冠炫昼明,传呼亦到古松屏。 山居腊候先回暖,麻缕朝来觉渐轻。 揖让相看还旧俗,弦歌试听蔼新声。 观民论学非无暇,问柳寻花却有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元旦:新年第一天。
  • 县学:古代的县级学校。
  • 过访:拜访。
  • 衣冠:指士人的服饰,这里代指士人。
  • :闪耀。
  • 昼明:白天明亮。
  • 传呼:传令呼叫,这里指通知。
  • 古松屏:古老的松树像屏风一样。
  • 山居:住在山中。
  • 腊候:农历十二月的气候。
  • 麻缕:麻线,这里指衣服。
  • 揖让:古代的礼节,表示尊敬。
  • 弦歌:弹琴唱歌。
  • :和蔼,这里指声音柔和。
  • 新声:新的歌曲或音乐。
  • 观民:观察民情。
  • 论学:讨论学问。
  • 问柳寻花:寻访美景,这里指欣赏自然风光。

翻译

新年的第一天,县学里的朋友们来拜访我。 哪里来的士人,他们的服饰在白天显得格外耀眼, 通知声也传到了我这古松如屏的山居。 山中的气候比外面的腊月要先一步回暖, 早晨起来,感觉身上的麻衣渐渐轻了。 我们相互行礼,重温了古老的习俗, 试着弹琴唱歌,听到了柔和的新曲。 虽然观察民情和讨论学问很忙, 但寻访美景却也充满了情趣。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旦日县学朋友们来访的情景,通过衣冠、古松、山居等意象展现了节日的庄重与山居的宁静。诗中“揖让相看还旧俗,弦歌试听蔼新声”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新事物的接纳。结尾的“观民论学非无暇,问柳寻花却有情”则表达了作者在忙碌中依然不忘欣赏生活之美的态度。

区越

区越,参校广州中山大学图书馆藏明万历四十四年刻《乡贤区西屏集》(简称万历本)、一九二四年濠江排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简称民国本)。 ► 5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