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宿周记室草堂送王才

· 高启
相别还相恋,秋宵暂对床。 人情贫后见,客况醉中忘。 池柳疏含吹,江云薄护霜。 离舟待明发,愁思剧茫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相别还相恋:分别了还彼此思念。
  • 秋宵:秋夜。
  • 暂对床:短暂地共睡一床。
  • 人情:人与人之间的情谊。
  • 贫后见:在贫穷之后才能真正看出。
  • 客况:旅途中的境况。
  • 醉中忘:在醉酒中暂时忘却。
  • 池柳疏含吹:池边的柳树稀疏,似乎含着风。
  • 江云薄护霜:江上的云薄薄地覆盖着霜。
  • 离舟待明发:离别的船只等待天明出发。
  • 愁思剧茫茫:忧愁的思绪非常深重,茫茫无边。

翻译

我们虽然分别了,但心中依旧彼此思念,在这个秋夜,我们短暂地共睡一床。 在贫穷之后,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才真正显现出来,旅途中的境况让我在醉酒中暂时忘却。 池边的柳树稀疏,似乎含着风,江上的云薄薄地覆盖着霜。 离别的船只等待天明出发,我的忧愁思绪非常深重,茫茫无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夜中两位友人的离别之情。诗中,“相别还相恋”直接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即使在分别之后,依然心心相印。通过“秋宵暂对床”的描绘,展现了短暂的相聚时光,增添了离别的哀愁。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池柳疏含吹”和“江云薄护霜”,进一步烘托了离别的凄凉氛围。结尾的“愁思剧茫茫”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和忧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高启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深刻感受。

高启

高启

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9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