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宵夜雨

· 区越
霏霏寒雨飒春声,岂谓三农候暖耕。 菲薄无能归旧业,髦猊何限寄新城。 一山蛇豕非勍敌,两道貔貅已肃兵。 定有丈人来领略,共回桑梓过浮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霏霏(fēi fēi):形容雨雪纷飞的样子。
  • (sà):形容风声或雨声。
  • 三农:指农民。
  • 候暖耕:等待天气暖和后开始耕作。
  • 菲薄:微薄,自谦之词。
  • 髦猊(máo ní):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猛兽,这里可能指代边疆的异族或敌人。
  • 新城:新建立的城池或边疆城市。
  • 蛇豕(shé shǐ):比喻野蛮的敌人。
  • 勍敌(qíng dí):强敌。
  • 貔貅(pí xiū):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猛兽,常用以比喻勇猛的军队。
  • 肃兵:整顿军队,准备战斗。
  • 丈人:古代对年长者的尊称。
  • 领略:欣赏,体验。
  • 桑梓(sāng zǐ):指家乡。
  • 浮生:指人生。

翻译

春夜细雨霏霏,寒意中传来春天的声音,这岂不是农民们等待天气暖和后开始耕作的时节吗?我自知能力微薄,无法回归旧业,而边疆的异族又在新城寄居,不知何时是尽头。一山之隔的野蛮敌人虽非强敌,但两道的勇猛军队已经整装待发,准备战斗。定会有长者来此欣赏体验,我们共同回到家乡,度过这短暂的人生。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夜细雨中的景象,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对农民劳作的关怀和对边疆安宁的期盼。诗中“霏霏寒雨飒春声”一句,既表现了春雨的细腻,又隐含了春天的生机。后文通过对自身境遇和边疆局势的描述,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眷恋。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区越

区越,参校广州中山大学图书馆藏明万历四十四年刻《乡贤区西屏集》(简称万历本)、一九二四年濠江排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简称民国本)。 ► 5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