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灞川上作

金西舟楫半鱼家,碧堰萧萧带夕霞。 谷月暗催彭泽酒,西风寒襭邵平瓜。 孤村水落牛涔见,远戍烽高雁字斜。 蓬转未须愁晦迹,暂随宵梦到蒹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灞川:即灞河,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部。
  • 金西:指西边的金色阳光。
  • :挡水的低坝。
  • 彭泽酒:指美酒,彭泽是古代著名的酒乡。
  • :(xié),收束衣襟。
  • 邵平瓜:指美味的瓜果,邵平是古代著名的瓜果产地。
  • 牛涔:牛蹄印中的积水,形容水浅。
  • :边防地的营垒、城堡。
  • 雁字:雁群飞行时排成的队形,常用来比喻书信。
  • 蓬转:像蓬草一样随风转动,比喻漂泊不定。
  • 晦迹:隐藏踪迹。
  • 蒹葭:(jiān jiā),芦苇。

翻译

在古老的灞河上作诗, 西边的阳光照耀着半是渔家的舟楫,碧绿的堤坝在夕阳下显得萧萧。 谷中的月亮似乎在暗中催促着彭泽的美酒,西风寒冷地收束着邵平的瓜果。 孤村的水落露出牛蹄印中的积水,远处的戍楼烽火高耸,雁群排成斜线飞过。 像蓬草一样漂泊,不必愁于隐藏踪迹,暂时随着夜梦回到芦苇丛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灞河边的秋日黄昏景象,通过“金西舟楫”、“碧堰萧萧”等意象,展现了夕阳下的宁静与美丽。诗中“谷月暗催彭泽酒”与“西风寒襭邵平瓜”巧妙地运用了彭泽酒和邵平瓜的典故,增添了诗意。后两句“孤村水落牛涔见,远戍烽高雁字斜”则通过对比孤村与远戍,牛涔与雁字,形成了鲜明的画面感。结尾“蓬转未须愁晦迹,暂随宵梦到蒹葭”表达了诗人虽漂泊不定,但心境依旧宁静,愿意随着梦境回到自然的怀抱。

区怀年

区怀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贡生,任太学考通判。明思宗崇祯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选,以内艰回籍,后授翰林院孔目。归卧云石,学赤松游,日以赓和撰述为事。著有《玄超堂藏稿》、《击筑吟》诸集。清光绪《高明县志》卷一三有传。 ► 2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