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同诸兄弟侄孙小集分得寒字

秋光如绘四愁拚,襦绤宵轻却绮纨。 兰畹旧滋香不减,桂轮高拥魄初寒。 书将海国兵车厉,咏入凉风缟带欢。 沾醉几人羞短发,可堪牛斗自阑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四愁拚:指四种忧愁,这里可能指的是对秋天的四种不同感受。
  • 襦绤:古代的一种粗布衣,这里指简朴的衣物。
  • 绮纨:华丽的丝织品,这里指华丽的服饰。
  • 兰畹:兰花盛开的地方,比喻高雅的居所。
  • 桂轮:指月亮,因传说月中有桂树。
  • 魄初寒:指月亮的清凉之气。
  • 海国兵车厉:指海边的战争或军事行动。
  • 缟带:白色的带子,这里可能指秋风中的某种景象或情感。
  • 沾醉:微醺。
  • 牛斗:指天上的牛宿和斗宿,这里可能指夜空。

翻译

秋天的景色如画,我舍弃了四种忧愁,夜晚穿着简朴的衣物却放弃了华丽的服饰。 兰花盛开的地方依旧香气四溢,月亮高高挂起,带来了初秋的清凉。 书写着海边战争的严峻,吟咏着凉风中的欢乐,仿佛白色的带子在风中飘扬。 微醺之中,几人羞于展示短发,怎忍心看着牛宿和斗宿在夜空中独自阑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夜的景象,通过对秋光、兰花、月亮的描绘,展现了秋夜的宁静与美丽。诗中“四愁拚”与“绮纨”相对,表达了诗人舍弃世俗繁华,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后句通过“海国兵车厉”与“缟带欢”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战争与和平的不同感受。结尾的“沾醉”与“牛斗自阑干”则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夜晚的珍惜。

区怀年

区怀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贡生,任太学考通判。明思宗崇祯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选,以内艰回籍,后授翰林院孔目。归卧云石,学赤松游,日以赓和撰述为事。著有《玄超堂藏稿》、《击筑吟》诸集。清光绪《高明县志》卷一三有传。 ► 2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