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车驾行

· 邵宝
李车驾,奉玺书,西行入关到边隅。驾言数马阅牧地,要穷利病实与虚。 有疏驰达承明庐,镇将不敢沮,藩吏不敢拘,揽辔四顾意有馀。 李车驾,中州豪。读书万卷志当世,排云阊阖曾鸣号。 奈何落落不谐俗,不为台谏为郎曹。朝回闭阁日静坐,簿领之外更有经济为心劳。 李车驾,才瑚琏,声球琳。大司马,知君深,千钧重任他日须君任。 等閒一使亦易事,中有至意试君以百年未断之盘错,历君以万里未极之岩嵚。 登台长啸望西北,秦城莽莽汉关磊磊吊古还思今。 挥君贾生涕,动君杜甫吟。收罗胜槩入胸臆,不数双璧千黄金。 李车驾,须早返。落花如云春色晚,风光去人不可挽。 宗社万年计,庙堂四海忧。车驾,车驾,何以为今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玺书:古代用印章封记的文书。
  • 边隅:边疆。
  • 牧地:放牧的地方。
  • 承明庐:古代皇帝的侍从官员值宿所住的房舍。
  • 镇将:镇守边疆的将领。
  • 藩吏:藩国的官员。
  • 揽辔:握住马缰绳。
  • 排云阊阖:比喻进入朝廷。
  • 台谏:古代官职,负责向皇帝进谏。
  • 郎曹:古代官职,郎中、员外郎的统称。
  • 簿领:文书和簿册。
  • 经济:经世济民,指治理国家。
  • 瑚琏:古代祭祀时盛黍稷的器皿,比喻有才能。
  • 球琳:美玉,比喻人才。
  • 大司马:古代官职,掌管军事。
  • 盘错:比喻复杂难解的问题。
  • 岩嵚:高峻的山岭。
  • 贾生涕:指贾谊的悲愤之情。
  • 杜甫吟:指杜甫的诗作。
  • 胜槩:美景。
  • 宗社:宗庙和社稷,指国家。
  • 庙堂:指朝廷。

翻译

李车驾,奉命带着皇帝的文书,向西行进入关隘到达边疆。他驾着车马,检查牧地,目的是要查明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他向皇帝呈上奏疏,镇守的将领不敢阻挠,藩国的官员也不敢拘束他,他握着马缰绳,四顾周围,心中充满了期待。

李车驾,是中州的英豪。他读书万卷,志在当世,曾试图进入朝廷向皇帝进言。但为何他总是与世俗不合,没有成为台谏官,而是做了郎曹。他每天静坐于朝回闭阁之中,除了处理文书和簿册,更关心的是如何治理国家。

李车驾,才华横溢,如同珍贵的瑚琏和美玉。大司马深知他的才能,相信他将来必定能承担重任。这次派遣他出使虽然看似平常,但实际上是对他进行考验,让他面对百年未解的难题和万里未至的高山峻岭。

他登上高台,长啸一声,望向西北,感慨秦城和汉关的辉煌,同时也在思考古今。他挥洒着贾谊的悲愤,吟咏着杜甫的诗篇,将美景尽收眼底,不亚于双璧和千两黄金的价值。

李车驾,应该早日返回。落花如云,春色已晚,美好的时光不可挽回。国家的长远计划,朝廷对四海的忧虑,车驾,车驾,你将如何为当今谋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李车驾的英勇形象和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忧虑。诗中通过对比李车驾的志向与现实,展现了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国家的深切关怀。诗的结尾部分,通过对落花和春光的描写,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国家的危机,表达了诗人对李车驾早日回归,为国家出谋划策的殷切期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英雄的赞美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邵宝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国贤,号二泉。成化二十年进士,授许州知州,躬课农桑,仿朱熹社仓,立积散法。迁江西提学副使,修白鹿书院学舍以处学者,教人以致知力行为本,革数十年不葬亲之俗,奏请停开银矿。宁王朱宸濠索诗文,峻却之。正德四年迁右副御史,总督漕运,忤刘瑾,勒致仕。瑾诛,升户部右侍郎,拜南礼部尚书,恳辞。诗文以李东阳为宗。谥文庄,学者称二泉先生。有《漕政举要》、《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 16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