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桂林汪别驾晋贤

独秀纷苍翠,城楼势半衔。 定同颜太守,复有读书岩。 野日开潭镜,天风起石帆。 苍苍虞帝庙,更为植松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独秀:指桂林的独秀峰,山峰独立,景色秀丽。
  • 纷苍翠:形容山峰绿树茂密,苍翠欲滴。
  • 城楼势半衔:城楼仿佛半含在山峰之间,形容城楼与山峰的紧密相连。
  • 颜太守:指唐代文学家颜真卿,他曾任桂林太守,有“颜公”之称。
  • 读书岩:指桂林的读书岩,相传颜真卿曾在此读书。
  • 野日开潭镜:野外的阳光照在潭水上,如同打开了一面明镜。
  • 天风起石帆:天风吹动,使得山石如同扬起的帆。
  • 虞帝庙:指祭祀虞舜的庙宇。
  • 植松杉:种植松树和杉树,这里指在虞帝庙周围种植树木。

翻译

独秀峰苍翠欲滴,城楼仿佛半含在山峰之间。 定是如同颜真卿太守,再次有了读书的岩洞。 野外的阳光照在潭水上,如同打开了一面明镜,天风吹动,使得山石如同扬起的帆。 苍苍的虞帝庙,更应该在此种植松树和杉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桂林独秀峰及其周边景色的美丽,通过与历史人物颜真卿的联系,赋予了自然景观以文化内涵。诗中“独秀纷苍翠”一句,既展现了独秀峰的自然美,又隐喻了颜真卿的文采斐然。后文通过对阳光、风、山石的描绘,进一步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桂林山水的灵动与壮美。结尾提及虞帝庙,不仅增添了历史厚重感,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向往。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