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杨太常正经

昔尔朝金阙,先皇赐玉琴。 房中陈古乐,太庙奏元音。 漂泊干戈后,凄凉淮海阴。 西方新有操,谁识美人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阙:指皇宫。
  • 玉琴:用玉装饰的琴,代表高贵和美好。
  • 房中:这里指宫廷内部。
  • 古乐:古代的乐曲,代表传统和文化的传承。
  • 太庙:古代帝王的宗庙,用于祭祀祖先。
  • 元音:指古代的雅乐,代表正统和庄严。
  • 漂泊:流浪不定。
  • 干戈:战争的代称。
  • 凄凉:形容环境或心情的孤寂和悲伤。
  • 淮海:指淮河和海之间的地区,这里泛指战乱频发的地区。
  • 西方:这里可能指西域或更远的地方,代表异域。
  • 新有操:新的乐曲或技艺。
  • 美人:这里指杨太常,也可能是对美好事物的比喻。

翻译

昔日你曾在皇宫中,先皇赐予你玉琴。 宫廷内演奏着古乐,太庙中奏响着元音。 战乱之后你漂泊不定,凄凉地身处淮海之阴。 西方传来了新的乐曲,谁能理解这美人的心意。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杨太常在朝与战乱后的生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在动荡时代中失落和被遗忘的哀愁。诗中“金阙”、“玉琴”、“古乐”、“元音”等词语描绘了杨太常昔日的荣耀与文化的繁荣,而“漂泊”、“干戈”、“凄凉”则反映了战乱带来的苦难和文化的衰败。结尾的“西方新有操,谁识美人心”则带有对异域文化的向往和对杨太常内心世界的深切同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