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园亭饯别谢榛二首
名园开绮酌,芳榭停轩车。
飞盖凌青云,冉冉振华裾。
尊酒以斟酌,礼馔来中厨。
秦筝奏我旁,吴歌惨不舒。
借问远行子,离思竟何如。
倦此燕山游,去彼漳河居。
南北各万里,伫望沾裳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绮酌:华美的酒宴。
- 芳榭:装饰华美的亭台。
- 轩车:高大的马车。
- 飞盖:形容车辆行驶迅速。
- 青云:比喻高远。
- 冉冉:缓慢地。
- 华裾:华美的衣襟。
- 尊酒:美酒。
- 斟酌:倒酒。
- 礼馔:精美的食物。
- 中厨:内厨房,指供应精美食物的地方。
- 秦筝:古代的一种弦乐器,此处指弹奏的乐曲。
- 吴歌:吴地的歌曲。
- 惨不舒:形容心情沉重,不舒畅。
- 离思:离别的思念。
- 燕山:山名,位于今河北省北部。
- 漳河:河流名,流经今河北省。
- 伫望:长时间地站立望向远方。
- 裳衣:衣服。
翻译
在杨氏的园亭中举行了一场华美的酒宴,华丽的亭台旁停着高大的马车。车辆行驶迅速,仿佛凌驾于青云之上,缓缓地振动了华美的衣襟。美酒被斟酌,精美的食物来自内厨房。秦筝在我旁边奏响,吴地的歌曲却显得沉重不舒畅。询问即将远行的人,他的离别思念究竟如何。厌倦了这次燕山的游历,将去往漳河居住。南北相隔万里,我们站立望向远方,泪水沾湿了衣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杨氏园亭中为谢榛举行的饯别宴会的场景,通过华丽的词藻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感受。诗中“飞盖凌青云,冉冉振华裾”形象地描绘了车辆行驶的迅速和华丽,而“秦筝奏我旁,吴歌惨不舒”则通过音乐的对比,传达了离别时的沉重心情。最后,“南北各万里,伫望沾裳衣”深刻地表达了离别后的遥远距离和不舍之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