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二首

· 宗臣
秋山摇落秋夜长,皋兰寂寞被凝霜。 中夜起视明月光,蟪蛄蟋蟀鸣我房。 良人远游在他方,道路一望阻且长。 闻君有期归故乡,为君旭日修新妆。 锵锵佩环曳鸣珰,盈盈移步来中堂。 望君不见心彷徨,不觉泪下沾衣裳。 忽见云间双凤凰,长天万里同飞翔。 安得羽翼同颉颃,延颈悲鸣到君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摇落:凋零,落叶。
  • 皋兰:水边的兰草。
  • 凝霜:结霜。
  • 蟪蛄:蝉的一种。
  • 蟋蟀:昆虫名,善鸣。
  • 良人: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 阻且长:阻隔且遥远。
  • 锵锵:形容金属或玉石撞击的声音。
  • 曳鸣珰:拖着响铃。
  • 盈盈:形容女子仪态美好。
  • 彷徨:徘徊不定,心神不宁。
  • 颉颃:鸟上下飞翔。
  • 延颈:伸长脖子。

翻译

秋天的山林落叶纷纷,秋夜显得格外漫长,水边的兰草寂寞地覆盖着凝霜。 半夜起身,仰望明亮的月光,蝉和蟋蟀在我房中鸣叫。 我的丈夫远游在外,他的方向一眼望去,道路阻隔且遥远。 听说你即将归来,我便在旭日初升时为你梳妆打扮。 佩环锵锵作响,拖着响铃,我轻盈地步入中堂。 望向远方却不见你的身影,心中彷徨,不觉泪流满面,湿了衣裳。 忽然看到云间有一对凤凰,它们在万里长空一同飞翔。 我多么希望能有羽翼,与你一同飞翔,伸长脖子,悲鸣着飞到你的身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秋夜思妇的深情。诗中,“秋山摇落”、“皋兰凝霜”等意象渲染了秋夜的寂静与凄凉,而“蟪蛄蟋蟀”的鸣叫更增添了孤独的氛围。思妇在中夜起身,望月思人,期待丈夫的归来,却因道路遥远而心生彷徨。诗的结尾,通过“云间双凤凰”的意象,表达了思妇对与丈夫重逢的渴望和无法实现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展现了明代诗人宗臣的诗歌才华。

宗臣

宗臣

明扬州府兴化人,字子相,号方城。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工文章,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有《宗子相集》。 ► 7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