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氏兄弟还清苑

送君桑梓路,蹀躞塞门霜。 拒马河桥滑,飞狐磴道长。 兰膏调夕膳,玉树发春堂。 不共弹棋戏,相思殊未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桑梓: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后用作故乡的代称。
  • 蹀躞(dié xiè):小步行走的样子。
  • 塞门:边塞的城门。
  • 拒马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
  • 磴道:山路上的石级。
  • 兰膏:用兰花制成的香油,古代用于调制食物。
  • 夕膳:晚餐。
  • 玉树:比喻美好的子弟或人才。
  • 春堂:春天的厅堂,指美好的环境。
  • 弹棋:古代的一种棋类游戏。
  • 相思:思念之情。
  • 殊未央:特别未尽。

翻译

送你离开故乡的路,小步走在边塞城门的霜地上。 拒马河上的桥滑,飞狐岭的山路漫长。 用兰花香油调制晚餐,美好的子弟在春天的厅堂中成长。 不能与你一起玩弹棋游戏,思念之情特别未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送别场景,通过“桑梓路”、“塞门霜”等意象,传达了离别的凄凉与不舍。诗中“拒马河桥滑,飞狐磴道长”以地理环境的艰险,象征旅途的艰难与漫长,增强了离别的沉重感。后两句则通过“兰膏调夕膳,玉树发春堂”展现了温馨的家庭生活,与前文的离别形成对比,更显相思之深。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