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赠粤东典试刘工部

驷马中郎客,梅花水部才。 大文持玉尺,元气酌金罍。 尽网珊瑚树,穷探明月胎。 斑骓归莫遽,秋满越王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驷马中郎客:指刘工部,比喻其地位显赫,如同古代中郎将一样尊贵。
  • 梅花水部才:赞美刘工部如梅花般高洁,又如水部官员般有才华。
  • 大文持玉尺:形容刘工部主持考试,如同手持玉尺,精确衡量文章。
  • 元气酌金罍:比喻刘工部品评文章,如同从金罍中酌取元气,即汲取文章的精华。
  • 尽网珊瑚树:比喻刘工部选拔人才,如同网罗珍贵的珊瑚树。
  • 穷探明月胎:形容刘工部深入探究文章的深意,如同探寻明月的本质。
  • 斑骓:指有斑纹的马,这里指刘工部。
  • 秋满越王台:比喻刘工部在粤东的考试工作圆满结束,如同秋天的越王台一样充满收获。

翻译

刘工部,您这位如同古代中郎将般尊贵的客人,才华横溢如同梅花般高洁。您主持考试,如同手持玉尺精确衡量文章,品评时如同从金罍中酌取文章的精华。您选拔人才,如同网罗珍贵的珊瑚树,深入探究文章的深意,如同探寻明月的本质。您的马儿不必急于归来,因为秋天的越王台已经充满了您的收获。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刘工部在粤东典试中的卓越才能和公正无私。通过比喻和象征,诗人将刘工部的才华、公正和选拔人才的能力形象化,表达了对刘工部的崇高敬意和对其工作的充分肯定。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刘工部的深厚情感和对其工作的赞赏。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