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秩满代者未至思归

风雨空斋强自持,岁縻廪粟幸逃讥。 玉龙祷罢终成弃,梁燕栖深不似归。 已促山童开菊径,久惭野鹤候柴扉。 瘠耕寒钓平生志,清梦频宵绕翠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秩满:指官员任期届满。
  • 岁縻:指一年的俸禄。
  • 廪粟:指官府发放的粮食。
  • 逃讥:避免被讥讽。
  • 玉龙:指玉制的龙形器物,这里可能指某种仪式或祈求。
  • 祷罢:祈祷结束。
  • 梁燕:指在梁上筑巢的燕子。
  • 山童:指山中的孩童,这里可能指家中的仆人。
  • 野鹤:指野生的鹤,常用来比喻隐士或高人。
  • 柴扉:指简陋的门。
  • 瘠耕:指贫瘠的土地上耕作。
  • 寒钓:指在寒冷中钓鱼。
  • 翠微:指青山,这里可能指诗人的家乡或向往之地。

翻译

在风雨交加的空荡斋室中,我勉强维持着生活,庆幸一年的俸禄让我免于被讥讽。 我曾祈祷玉龙,但终究被弃,梁上的燕子虽栖息其中,却不如归家来得温馨。 我已让山童打开通往菊花的径路,长久以来我感到愧对那等候在柴扉外的野鹤。 我一生志向在于贫瘠土地上的耕作和寒冷中的钓鱼,清梦常在夜晚环绕着那翠绿的山峦。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涯的厌倦。诗中,“风雨空斋”和“岁縻廪粟”描绘了诗人孤独而勉强维持的生活状态,而“玉龙祷罢”和“梁燕栖深”则反映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归家的渴望。后两句通过对“瘠耕寒钓”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简朴自然生活的向往,而“清梦频宵绕翠微”则表达了他对家乡或理想之地的深切思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尹廷高

廷高,字仲明,别号六峰,遂昌人。其父竹坡,当宋季以能诗称。仲明遭乱转徙,宋亡二十年,始归故乡。尝掌教于永嘉,秩满至京,谢病归。所著有《玉井樵唱正续稿》。自题其卷首云:「先君登癸丑奉常第,宦游湖海,作诗凡千馀首。丙子,家燬于寇,遗编散落,无一存者。仅忆《秋日寄僧》一联曰:『白蘋影蘸无痕水,黄菊香催未了诗。』先业无传,雅道几废,不肖孤之罪也。」观此,则仲明诗学,有自来矣。 ► 28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