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都事五十韵

· 方回
近人于仕宦,如以韩卢猎。泰山有不见,得兽誇足捷。 学问夫何如,有书钥诸箧。府史以为师,仅能署吏牒。 雕鞍骤肥马,画阁贮美妾。万一至公相,岂堪任调燮。 老友刘密翁,早隶周孔业。大辂鸾和鸣,大乐律吕协。 南省据都曹,不以贵自挟。朋来多下交,宾至必谦接。 解官寓城东,座寒乏毡氎。高卧懒问选,两落秋蓂荚。 积薪后居上,彼勇哂吾怯。为言耻孟晋,如病夏畦胁。 有时酤我饮,荒墅纵步屧。果核饤俎豆,羹糁供匕筴。 居然道怀孚,宜尔情话接。公才岂不知,大川宜作楫。 顾于名利波,未肯卜利涉。人生惑外物,种种意欲惬。 高睨官爵梯,等级恨不躐。愚窃窥此翁,嗜欲阱已敛。 宁为三省鲁,不慕一诺侠。经史入胸中,邱陵堆重叠。 文词落笔下,布泉极熨帖。庄重异新锐,详缓蔑虚詟。 谁欤心怏怏,或者言喋喋。气帅直其内,义理为管摄。 归欤扫松楸,试负都门笈。中书多缺员,闻早下堂帖。 不然肃政台,冠豸群小慑。分司江之南,亦足煦疲劣。 去当柳嘶?,还及杏飞蝶。鲰生岭海梦,尚忆鸢跕跕。 短随李广衣,长弹冯驩铗。万死脱一生,粗免翳桑辄。 今年七十老,鬓秃无可镊。与人素寡合,况又畏讼谍。 往往交游间,平地生巀嶪。万里风枝殊,一旦合鹣鲽。 挥麈许谙听,曳履容追蹑。公将北阙觐,我终南亩馌。 甚欲饯远郊,扶杖尾蹀躞。愧无一杯酒,《阳关》唱红颊。 他人侈别筵,椎牛宰刚鬣。而此何枵然,穷极棋无劫。 顾视童子佩,帨砺若觿韘。持干富人肆,讵肯出质贴。 吟兹送行篇,终夜不交睫。浩浩号西风,索索雨木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韩卢(hán lú):古代名犬,比喻有才能的人。
  • 仕宦(shì huàn):做官。
  • (kuā):夸耀。
  • (qiè):小箱子。
  • (dié):文书,公文。
  • (xiè):调和。
  • (lù):古代的大车。
  • (luán):古代传说中的神鸟,比喻高贵。
  • (dié):细棉布。
  • 蓂荚(míng jiá):古代传说中的瑞草。
  • 孟晋(mèng jìn):指孟子,比喻学问高深。
  • (xiè):木屐。
  • 匕筴(bǐ jiā):勺子和筷子。
  • (fú):信任。
  • (jí):船桨,比喻辅佐。
  • (bǔ):选择。
  • (liè):超越。
  • 邱陵(qiū líng):山丘。
  • (zhé):畏惧。
  • 喋喋(dié dié):多言。
  • (jí):书箱。
  • (zhì):古代传说中的异兽,比喻正直。
  • 鲰生(zōu shēng):小生,谦称自己。
  • 鸢跕跕(yuān diǎn diǎn):比喻高飞。
  • (jiá):剑。
  • 翳桑(yì sāng):遮蔽桑树,比喻隐居。
  • 帨砺(shuì lì):磨刀石。
  • 觿韘(xī shè):古代的射箭工具。

翻译

近人对于做官,如同用名犬韩卢去猎取。即使泰山有不见,得到的兽类也夸耀其足捷。学问又该如何,有书藏在箱中。以府史为师,仅能处理文书。雕鞍上的肥马,画阁中的美妾。万一成为公相,岂能忍受调和之苦。老友刘密翁,早年隶属于周孔之业。大车与鸾鸟和鸣,大乐与律吕和谐。南省占据都曹之位,不以贵自挟。朋友来多下交,宾至必谦接。解官寓居城东,座寒缺乏毡氎。高卧懒问选拔,两度落选如秋天的蓂荚。积薪后居上,彼勇笑我怯。为言耻于孟晋,如病夏畦之胁。有时买酒我饮,荒墅纵步木屐。果核摆满俎豆,羹糁供匕筴。居然道义相孚,宜尔情话相接。公才岂不知,大川宜作楫。但于名利波中,未肯选择利涉。人生惑于外物,种种意欲满足。高睨官爵之梯,等级恨不超越。愚窃窥此翁,嗜欲之阱已收敛。宁为三省之鲁,不慕一诺之侠。经史入胸中,邱陵堆重叠。文词落笔下,布泉极熨帖。庄重异于新锐,详缓蔑视虚詟。谁欤心怏怏,或者言喋喋。气帅直其内,义理为管摄。归欤扫松楸,试负都门之笈。中书多缺员,闻早下堂帖。不然肃政台,冠豸群小慑。分司江之南,亦足煦疲劣。去当柳嘶?,还及杏飞蝶。鲰生岭海梦,尚忆鸢跕跕。短随李广衣,长弹冯驩铗。万死脱一生,粗免翳桑辄。今年七十老,鬓秃无可镊。与人素寡合,况又畏讼谍。往往交游间,平地生巀嶪。万里风枝殊,一旦合鹣鲽。挥麈许谙听,曳履容追蹑。公将北阙觐,我终南亩馌。甚欲饯远郊,扶杖尾蹀躞。愧无一杯酒,《阳关》唱红颊。他人侈别筵,椎牛宰刚鬣。而此何枵然,穷极棋无劫。顾视童子佩,帨砺若觿韘。持干富人肆,讵肯出质贴。吟兹送行篇,终夜不交睫。浩浩号西风,索索雨木叶。

赏析

这首作品是元代方回为送别刘都事而作的长诗,通过对刘都事的赞美和对其离别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世事的深刻洞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典故,如“韩卢猎”、“泰山不见”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刘都事的才华和品德。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对名利场的淡泊和对友情的珍视,体现了作者高尚的情操和深邃的思想。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送别诗中的佳作。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