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 过鲁港丁家洲,乃德祐渡江之地,有感

· 王奕
长江衣带水,历代鼎彝功。服定衣冠礼乐,聊尔就江东。追忆金戈铁马,保以油幢玉垒,熢燧几秋风。更有当头著,全局倚元戎。 攒万舸,开一棹,散无踪。到了书生死节,蜂蚁愧诸公。上有皇天白日,下有人心青史,未必竟朦胧。停棹抚遗迹,往恨逐冥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鼎彝 (dǐng yí):古代祭祀用的青铜器,这里指代国家的政权和历史。
  • 服定衣冠礼乐:指安定下来,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和文化生活。
  • 金戈铁马:形容战争的激烈场面。
  • 油幢玉垒:指军队的帐篷和堡垒,象征军事力量。
  • 熢燧 (féng suì):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
  • 当头著:直接面对,指面临重大挑战或危机。
  • 元戎 (yuán róng):主帅,指军队的最高指挥官。
  • 攒万舸 (zǎn wàn gě):聚集无数的船只。
  • 一棹 (yī zhào):一划桨,指船只的行动。
  • 死节:为忠于国家而牺牲。
  • 蜂蚁:比喻普通士兵。
  • 皇天白日:指天理昭彰,正义和真理。
  • 青史:史书,指历史记载。
  • 朦胧 (méng lóng):模糊不清。
  • 冥鸿 (míng hóng):高飞的鸿雁,比喻远大的志向或远去的人。

翻译

长江如衣带般流淌,历代王朝的兴衰更迭如同鼎彝般沉重。在江东安定下来,恢复了衣冠礼乐,暂时得以安宁。回忆起那些金戈铁马的战争岁月,那些油幢玉垒的军事设施,以及边防报警的烟火,经历了多少秋风。更面临着直接的挑战,全局的胜负依赖于主帅的指挥。

聚集了无数的船只,一划桨便散开无踪。到了书生为国捐躯的时刻,普通士兵们也感到惭愧。天上有皇天白日见证,下有人民的心和历史的记载,未必一切都是模糊不清的。停下船桨,抚摸着历史的遗迹,心中的旧恨如同追逐着高飞的鸿雁。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长江、历史和战争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衰和英雄牺牲的深沉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和军事意象,如“鼎彝”、“金戈铁马”、“油幢玉垒”等,展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战争的残酷。同时,通过对“书生死节”和“蜂蚁愧诸公”的对比,强调了忠诚和牺牲的价值。最后,通过对“皇天白日”和“青史”的提及,表达了作者对正义和历史的坚定信念,以及对过往遗憾的追忆。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辽阔,语言凝练,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王奕

宋末元初信州玉山人,字敬伯,号斗山。与其子居玉琅峰读书。与文天祥、谢枋得友善。枋得被俘北上时,尝为诗送之以寄慨。入元,仕玉山教谕,建斗山书院。所著《斗山文集》等不传,仅有《玉斗山人集》三卷传世。 ► 1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