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知十与知二:出自《论语·公冶长》,孔子问颜渊和子贡谁更聪明,颜渊回答“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意指颜渊能由一知十,子贡则由一知二。这里比喻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和浅显理解。
- 回赐:指颜渊(回)和子贡(赐),两人均为孔子的弟子。
- 补哲:补充智慧,指通过学习来增加智慧。
- 孟坚:班固的字,东汉史学家,著有《汉书》。
- 表: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于陈述事情或表达观点。
- 九品:古代官吏的等级制度,分为九个等级。
- 妍丑:美丑。
- 权与衡:古代用来称量物体重量的工具,权是秤砣,衡是秤杆。
翻译
颜渊能由一知十,子贡则由一知二,两者都是通过学习来补充智慧。因此,班固在他的表文中,通过九品制度来比较优劣。人的面貌没有明镜,美丑又怎能分辨清楚?物品没有权衡,轻重也无法决定。
赏析
这首诗通过引用《论语》中的典故,对比了颜渊和子贡的智慧,进而引出班固通过九品制度来评价人物优劣的观点。诗中还通过比喻,指出没有明镜就无法准确判断人的美丑,没有权衡就无法准确衡量物品的轻重,强调了标准和工具的重要性。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反映了作者对智慧、评价标准和工具的思考。